关灯
护眼
    大路边的大树枝又秃了,干巴巴的,看着让姬洪军不爽。现在已经到了腊月,元旦刚过,姥爷打电报给妈妈:今年要来探亲。

    从千里之外来看孩子们,第一个发现的是家里的杂毛大鹅,嘎嘎嘎的,它迎上去伸着长长的脖子就要下嘴咬人。家里的杂毛鹅有了狗的属性,而且很会看家,更是比一般的狗都灵。只是和家里的小狼狗豆包差不多。

    听到大鹅的报警声,姬洪军就蹦蹦跳跳的过去看,见到了和照片上一样的姥爷,就兴奋高喊着:“爸爸妈妈,姐姐,快出来!姥爷来啦!”

    他很会看眼色,姥爷身上大包小包的,小嘴也很甜,直接冲到老人家身前,歪着小脑袋问道:“姥爷,你认得我不?我是洪军。”

    姥爷看到小家伙可爱的模样,反正也到女儿家了,不着急了。他看着穿的厚厚的棉服的小洪军很是怜爱,一边摸着他红彤彤的小脸,直笑着说:“认得哩!”

    此时,姬加林和郎代兰还有欣灿都跑出来迎接呢。

    姥爷带着好多礼物,第一次看到据说是猕猴桃的东西,很甜很脆,像香梨但又圆又大,比猕猴桃要硬些甜些更酥脆,是他吃过水果中最好的美味,只是从此以后也不再吃到过,每每出差找寻也没有发现。问姥爷具体在哪里买的,只是说在陕西西安倒车的时候就随手买的。

    还有陇南那边特有特质的腊肉,配上大山里野生的蕨菜,放到铁锅里一炒,真真既有嚼头又满嘴流油。再配上鲁西南的白面大馒头,接着喝一口大米清汤,绝了!给个神仙也不换的美妙日子。

    寒假里没有好玩的,也没有夏天里随处可见的好吃的。小孩子要么脸上有冻的春裂,要么手上就干裂了。尤其严重的时候,小手后背干裂的顺着裂口冒出血,像是淘气孩子钻柴火垛时被尖锐枝桠剌出的伤口,触目惊心!

    妈妈不管淘气的小洪军,姥爷总是趁着吃早饭前和晚饭后用滚烫的开水强按着他的小手帮着浸泡,等到烫的发红才放过,还连连说这样小手就不再春裂啦。

    而小洪军总是顽皮,到处撒野没有个正地方,不到饭点一般是不会回家的。

    姥爷给姬洪军和欣灿每人一双狼皮手套,是老姥爷的存货,他老人家亲手鞣制的。两个小孩子戴在小手上显得特别大,却感觉软软的很暖和。

    姥爷说是老姥爷让姐弟两个戴着长大,等大小最合适的时候就是成人啦,更是让小家伙们乐得直蹦呢。因为他们总是盼望着自己早点长大,或许还可以独自浪迹天涯呢。

    第二天一早,姬洪军发现又在下雪了,一朵朵白白的雪花飘零散落在五彩斑斓的世界,薄薄的覆盖了一层银装,星星点点还夹杂着一个个不甘寂寞的人们。

    中午,雪总算停了,小洪军在家憋闷了一个上午,姥爷领着小洪军扫雪,小家伙穿着木板草鞋干的很起劲,还哈哈哈的喊号子呢。等扫干净,小洪军笑呵呵的踩着爸爸给他特制的小木板草鞋,咔咔的来回走着,很惬意呢。

    木板草鞋是此时农村人家庭必备,木板足足有10公分高度。等到了下雪和下雨天,是老百姓出入的最好的鞋子。

    鞋底,一般就是用的普通木板,板子下还订着鞋跟,只是是两头都有,算是平底。

    草鞋是爸爸手工用麻绳编织的。而麻绳的来历就比较复杂。热天时在河沟里面或者边上种植的蓖麻,等到了初秋天,爸爸把收获的高高直直的蓖麻杆捆成一大捆,然后沉入半干的还有一米多深的水塘里发酵,等到了初冬时节就捞上来。此时蓖麻杆已经腐朽,一股腥臭的别扭味道,但麻杆和蓖麻杆上的表皮已经分离。

    一个是软软的麻绳材料,可以纺成麻绳;一个是白白的麻杆,可以作为上好的材料织成薄床,是晾晒棉花时最好的辅助帮手呢。

    终于有了材料,爸爸还得一一晾晒,等晒干,再用木棒捶打去掉麻丝上的无用的部分表皮,此时就是一丝丝细细的麻丝,还有一部分为更细的麻绒。

    独木难成林,稍微用力一扯麻丝就断,爸爸还得继续再将麻丝缕成长长的线,用摇摆的小工具360度不断的旋转,直到纺成粗细不一的线,再用工具搓成两股,用小工具继续拧着把两股合成,就是麻绳啦。

    而草鞋上的麻绳一般比较粗,做成鞋面但是又硬硬的,爸爸再把一部分捶打时出来的麻绒铺上内面,最后再与鞋底坐成最终的木板草鞋。

    姬洪军有个疑问,他看电视上的RB人穿的木屐,总感觉来源与此,只是名字不同而已,木板草鞋只是装备了更多的东西。到底是不是呢?

    书归正传,其实小洪军还有目的呢,要抓会飞的小鸟!谁让它总是令人艳羡,自由飞翔呢。

    姥爷把圆形的筛粮食的筛子支在干干净净的院子里,只见大筛子已支起来半个,边上都散落的撒着的粮食,是来引诱小雀的,远远的爷孙两个都在观看着,时不时的大眼瞪小眼的,只是筛子上还有一根麻绳,而长长的麻绳的另一头却在小洪军的小手里紧紧的抓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