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有关大人,大伯还在林场,还是个小队长,只是现在的政策不太好,林场的效益也就是能维持。大娘也跟着在那边务农,能养活自己。

    二伯还是在镇里的供销社上班,现在因为改革开放了,供销系统出现了一些问题,情况也不是太好,不过,因为他是供销社正式工不怕吃不到饭,再者家里还种着地。今年他们也种了2亩大蒜,算是半工半农,二大娘也是在家里种地,只是身体比较肥胖干不了重活。

    三伯也是务农,家里种着3亩的大桃园,今年还没有种上大蒜,大蒜种子太昂贵了,最后都炒到一斤2元这还是普通品种,白皮杂交大蒜更离谱都有价无市!聊天的时候,洪军家就直接讲明:如果今年收获时市场好的话,留拨给他们2亩地的白皮蒜种。

    但是,一家之主发热三伯身体快垮了,双眼高凸,身体已经变得干巴巴的似乎一阵风就能吹到。

    据说,去年秋天,他和二伯家好几个人一起伐自家的大杨树的时候,大树倒了,但他也被砸倒了!当场就是不省人事!送去县里抢救,住院花了好些钱都没治根。他脑袋还是有时候发疼犯病,现在还在吃着药调理。当时,姬加元和郎代兰都去县医院专门看望过的,还踊跃的借给了1000元钱(农村的大数字)。不过,此时他今天的精神看着还很不错。三大娘也是跟着种地,身体还是比较硬朗。

    洪军家爸爸妈妈都只能在家务农,没有其它的技术,现在种着6亩白皮杂交大蒜,1亩苹果树,还有1.5亩的杨树,剩下的种着自己吃的小麦。

    三家的田地都差不多,宅基地也差不多,也就是二伯家生活更好些,毕竟有着正式工的收入还有田里的产出。实际上他们家也不容易,其实他们还有个三女儿,送给了不能生育娘家(二大娘的妹妹)的小妹妹。

    妹夫也是在邻乡里供销社的正式工,拿有工资的铁饭碗,而且家里还种着地,也没有任何负担。

    七十年代末国家流行接班制度,就为了孩子能有个更好的将来,长大后接她姨夫的班当正式工。在小琴刚出生不到一岁就被抱走啦。姬洪军每年都能见她几次,只是远远的从未说过话。据妈妈说:“实际上,这个女儿对亲生父母一直都有深深的怨恨。”俗话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国家风云变幻,谁知道现在国家又改革了呢,而且这个小姐姐也不能接班啦,铁饭碗里食物严重不足啊。作为凡人只能适应时代,仅此而已!

    三伯家去年开始事事不顺,以前响应政府号召,农村里种的桃树到了产能的爆发期,都取得了大丰收,但是却运不出去,桃子多了确是贱如牛毛,他们自己也没有门道,还卖出去!家里有粮食可以吃,但是建军上学要学费,老爷子分的大树成材啦,砍树!谁知道又发生意外呢?

    农村的小家庭有重病人等于有多少就花多少。还是无底洞的那种,因为收入是点点的到手,就一点点的往外挤,特别是医疗条件不足,信息不畅,更是看不到头的深渊。

    小洪军家却是从90年种大蒜才开始好起来了,加上一点一滴的积累,才有底气建了新房子,以前打死姬加元也不敢想的事情。

    平时农村都比较忙,劳动强度很大,只有到了冬天,能修养一下养些膘,为来年的出大力做准备。

    就在小洪军全家沉寂在要搬家、住新房的喜悦的时候,爷爷老是闲不住,找时间四处下田地,像是有人在赶着他似的,总想着跟几个儿子帮忙干活。老话讲:多一份耕耘多一份收获的。

    那是一个春雨后的上午,雨水不是很大,早早的吃过午饭,老爷子一个人就悠悠去北地,他想瞧瞧小四家的果园,再看看雨水的影响和果子的生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