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三个系统错综复杂,交互作用,从而产生各种行为和思想。本我要求自我满足其欲望,超我则要求自我将欲望压抑下去,自我则调和两方面,依照现实环境,采取适当措施。

    上面说的很玄妙,但是总是不透彻,那只有看更多的这方面的书籍来填充完善的。

    最后面还有些气功的简单教授,模仿着自己摸索,也跟着学,练习了足足七天才算摸到些门道,不管效果怎么样,姬洪军浮躁不踏实的心总算能静下来了,最起码学会了一种调整身心的办法。

    静坐法。练完呼吸法之后,接着练静坐法,开始时,杂念较多,思想难于集中,用意守丹田,让杂念自来自消,如仍有杂念,可用听呼吸的方法排除。听,不是听鼻子呼吸的声音,而是将听觉的注意力集中于一呼一吸的下落,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都不要去管它,听至杂念完全消失,就是入静了。至于入静的程度因人因病而异,千万不要勉强追求,凡愈想快入静,反而越静不下来,特别在练功初期,不要要求过高,有些人虽未达到理想的静,但实际上也收到一定疗效。

    静坐,顾名思义,就是盘着脚静静地一动不动地坐着。

    第一步,找一平坦之地,如床上、沙发、地上,坐下,双膝盘起,小腿交错。以一种最舒适的姿势坐着。双手放于双膝盖上。身体坐正,头、颈、胸、腰以最舒适的姿态坐直,不躬不挺,自然而不绷紧。因为绷紧坐久很累,也坚持不了多久。

    第二步,闭上双眼,调整自己呼吸,让呼吸越来越慢。由“肺式呼吸”转为“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可分为顺呼吸和逆呼吸两种,顺呼吸即吸气时轻轻扩张腹肌,在感觉舒服的前提下,尽量吸得越深越好;呼气时再将肌肉放松。逆呼吸与顺呼吸相反,即吸气时轻轻收缩腹肌,呼气时再将它放松。呼吸在这种方式下会变得轻缓,只占用肺容量的一半左右。

    第三步,慢慢地,自己的呼吸、心绪会平稳和缓。持续下去,就有可能进入美妙的“入静”状态。当然,入静状态,初练者比较难达到,需要悟性及长期修炼才可能达到。

    可是,大家都知道,盘腿坐久了,脚就会麻痹。这个很正常,是由于曲腿压迫动脉,造成缺血不足所致。特别是初学者,很快就觉腿脚麻木。这也是个极限,如同晨练时初步的跑步者,小跑一段路,极限就到了,感觉累得不行,再咬牙坚持一会,极限过去,再没有起初的痛苦;而长期坚持的成了长跑健将,快速跑了很久几乎如履平地,才出现极限!勤加练习,麻痹感越往后推。

    其实,坐着腿麻不算难受。最难受的是,放开腿之后,双脚那种酸痛感。怎么办?一个字,“熬”。硬着眉头咬着牙坚持,一两分钟就过去就好啦。

    再者,忍受酸麻疼痛,算是锻炼自己的一个方式,磨练自己的忍受力。这个和意志力是静心之外的副产品,额外的大收获。

    这只是普通的静坐,以求调整自己的心境,让自己品性更加平和,用来增强自己毅力和忍受力,还能提高自己身体抵抗力。

    书上说高度的入静有七个过程:平静,安静,宁静,定静,虚静,真静,灵静。首先要平心静气,安下心来,非常安静,安宁,想自已什么都不存在了,高度的入静,特别灵活。

    以前有时候,姬洪军心中总感觉有一团火,积极、好强、性急,心神欠专一,又容易受刺激,所以为了避免发脾气,甚至过于偏执而不怎么说话,这是在克制自己的浮躁。而且,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世事,非常的烦躁,还是会莫名其妙的发火,现在好多了。

    看着有些像封面的高深道人,姬洪军很沉默,久久思考,自己怎么也不会遁入空门转而求得道统的。姬洪军还有很多的理想需要实现啊,不是说在人世间也是一种不错的修炼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逃离现实已经失去了人存在的意义!

    寒假除了过年、游玩、学习、打球,真的无聊的时候就是什么书都看,不都说读书破万卷其意自见吗?除此,就走亲戚互相联系感情,要不,各自的人情和关系就淡漠喽。

    今天是初四,这次一大家子一起去雨花镇,专门看望周姑妈的,开的是二伯家新买的大三轮,还有原装的车斗,看着非常的结实,主要关键时刻能防风遮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