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夜晚。

    韩生宣伺候赵惇睡下后,才转身离开皇帝寝宫。

    夜色下呈深红色的宫墙旁,每隔十米便站着一位手持灯笼的小太监,如石雕般僵在原地,当韩生宣从他们面前经过时,才会微微低头以示敬意。

    韩生宣目不斜视地脏走到道路尽头,才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眼灯笼组成的长龙,微微叹了口气。

    自从曹长卿三入皇宫后,宫里就成了这副样子。

    虽然面对曹长卿时这些太监只是拖延时间的肉盾,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皇帝睡个好觉。

    韩生宣摇摇头,将那些多余的心思赶了出去,快步向皇宫中的一处偏僻宫殿走去。

    不多时,他便来到一处没有牌匾的宫殿前。

    这座宫殿相比于其他宫殿来说形制相同,甚至在细微处的装饰上更胜一筹,但在人手的配置上,却显得极为寒酸。

    韩生宣没有惊动门口两名昏昏欲睡的老太监,轻轻推门而入。

    屋内没有娇媚的宫女侍候,甚至没有手脚机灵的小太监等候差遣。

    房间里很昏暗,只有一名身穿明黄长袍、容貌和赵惇有几分相像的年轻人,正出神望着烛火。

    韩生宣刚一进屋,年轻人便突然开口道:“大师傅你来了。

    元先生怎么说?”

    “元先生也不知道陆远的来历。”韩生宣走到赵楷身边,声音出奇的温和。

    “怪事了。”赵楷头也不回,歪着脑袋盯着跳动的火苗,轻声道:“难不成这个大金刚真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殿下不必多虑,区区金刚境,不足为惧。”韩生宣淡淡道:“他又不是李当心。”

    “差点忘了,大师傅最擅长指玄杀天象。”赵楷回头一笑,问道:“那就有劳大师傅了。”

    “不敢当。”韩生宣恭敬道。

    赵楷又看向烛火,不知是不是光影的错觉,他的脸色竟显得有些阴沉,“大师傅,元先生真的不追究我擅自动用赵勾的事情了么?”

    “那是老奴做的,与殿下无关。”

    “大师傅现在也喜欢说笑话了。”赵楷干笑了两声,脸上却毫无笑意,“元先生何等人物,他会信么?”

    “他信了。”

    “代价是什么?”

    韩生宣闻言一顿,半晌后才轻声道:“徐凤年不能回到北凉,或者您去西域。”

    “看来我那个便宜小舅子是非死不成了。”赵楷故意叹了口气,吹得火苗一阵晃动。

    “青州城外的刺杀,殿下就不必去了,老奴亲自前去。”

    “不行啊,好歹杀的是我妹夫,我怎么都要去送他一程。”

    “殿下万金之躯,不必......”

    “大师傅不用再劝我了。”赵楷紧盯着火苗,如梦呓般喃喃道:“我不去,她可容不下我。”

    韩生宣顿时闭上了嘴巴,他知道赵楷说的是谁。

    如今离阳诸皇子都已长成,其中以大皇子赵武和四皇子赵篆最有竞争力。

    而这两人,都是当今皇后赵稚的亲生儿子。

    赵稚绝不会任由赵楷这个隐患留在京城。

    韩生宣想了想,忍不住开口道:“其实殿下不必如此,杨太岁那里也可以......”

    说到最后,韩生宣都说不下去了,最终只是轻叹一口气。

    屋内静了片刻,赵楷又开口道;“退一万步说,我不是还能去西域么,只要人在,万事可图。

    我唯一后悔的,就是那天没有多派出些赵勾,将那镖局中的老人抢回来,不然今天咱们不会如此被动,陆远说不定还能成为咱们的助力。

    拂水房...哼,李义山果然好手段!”

    “殿下不必忧心,老奴纵然粉身碎骨,也不会让那徐凤年活着回到北凉!”韩生宣斩钉截铁道。

    “算了,大师傅,这种事还是交给下面人去办吧。”赵楷的声音越发朦胧,看着灯火的眼神也有些迷离,“您要光明正大出手,也就是个一命换一命的结果,徐骁不会善罢甘休的。

    人死如灯灭,您要是走了,我还能靠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