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废除卫所制除了朝廷负担严重和军户生活困难,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边患的日益加剧而改变,特别是崇祯朝的周边地区,临时性的调兵遣将逐渐变成常规制度,卫所制已经严重不适宜现在大明边关的情况。

    其实,卫所还不是后世意义上的兵营,不是战时组织,卫所军士世居一地,且耕且守,战时由朝廷临时调兵遣将,兵将分离,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就造成了将兵互相不信任的局面。

    朱由检现在要做的就是整合大明目前一切军事力量,将其归纳一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至于废除卫所后,所遗留军户们,朱由检准备将其全部转为民户。

    朱由检一直认为明朝的乞丐都要比军户强。

    乞丐至少无拘无束,还有人身自由,而军户呢,世世代代都要被束缚在边关的苦寒之地上,给他这个皇帝以及各位武将老爷们当牛做马!闲时为他们种地,战时替他们卖命,并且就算去卖命,出征的各项费用都得自己来掏,钱不够,那就卖儿卖女卖老婆去凑。

    军户可以说是明朝社会地位最低的一帮人,就连种地的民户和靠手艺为生的匠户,都不愿意和军户联姻,嫌他们穷,嫌他们下贱。

    朱由检将其转为民户后,不仅给了军户们一条生路,新的希望,更是提高了这群人的社会地位。

    等山西之事结束后,派专人统计军户数量,再发放一定的补偿银,相信军户们亦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只要有银子,什么事都好办。

    ......

    山西。

    太原一战,刘芳亮低估明军战力,城破时,十三万大军,被歼灭近十万人。

    刘芳亮带着不足三百人,逃出太原城,与刘汝魁早先出城的三万残军汇合后,一路逃往交城、文水方向。

    明军杨奇派出第一军陈国坤部、第三军王恬部,一路追赶,在文水再次击败刘芳亮三万残军。

    最后,刘芳亮带着剩余的万余人,一路向西逃至山西与陕西交界地带,吴堡。

    而李自成原本支援太原的十万大军,此时刚刚抵达绥德,听闻山西大败,大吃一惊的同时,紧急在绥德构筑防御工事,并派人将刘芳亮万余残军,接应回绥德,此举也意味着李自成彻底认清明军实力,放弃山西一省。

    明军陈国坤和王恬,听闻李自成亲率大军进驻绥德,亦停止追击,毕竟两万人想进入贼军老巢还是相当危险的。

    而且绥德位于金童山和疏属山的缓坡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属于易守难攻之所,两万大军,火炮不足,要想硬扛李自成的十一万人,无异于痴人说梦。

    二人还没有狂妄到如此地步。

    杨奇在接到二人汇报的军情后,急令二人拿下吴堡,同时严密监视陕西李自成部。

    双方在山陕边境一带驻军对峙,谁也没有再起事端。

    不过双方都清楚,这等和平是短暂的,待大明处理好山西事务,调集大军后,大明拿下陕西,消灭李自成是势在必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