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在古代,没有胶水。

    想要粘合东西,就会用糨糊。

    方法也简单,就是在锅里放上水,再放入面粉或是糯米。

    加热后,不停地搅拌,等淀粉与水充分融合,变成糊状的物品,就算是熬制成功。

    这样的糨糊,可以贴窗纸,可以做衣服,还可以加上黏土等砌墙。

    其效果,并不比化工产品差。

    沈婳看到糨糊,会两眼放光,不只是想到了糨糊原本的功效。

    而是联想到了它的延展作用——消炎!

    是的,有人说,最早的消炎药是陈芥菜卤。

    事实上,还有个更早的消炎药,那就是发了霉、长了毛的糨糊。

    唐代的时候,就有记载,说是有些裁缝被剪刀割伤了手,就会涂一些陈旧糨糊在伤口上。

    伤口不会发炎,也能更好的愈合。

    那时的人,只当是糨糊把伤口也糊住了,这才起到了止血、消炎的效果。

    其实不然。

    真正起作用的是糨糊里的青霉素霉菌。

    沈婳来到这个架空的封建王朝,她有精神力,还有空间。

    离开前,还搬空了全京城。

    似乎,她什么都不缺。

    但,在古代,没有抗生素,得个风寒、发个烧,就能要了人命。

    还有诸如霍乱、天花等等的瘟疫。

    更为可怕的,现在不是盛世,而是乱世。

    前途漫漫,后有叛军,逃难路上,不知有多少艰难险阻。

    受了伤,发了炎,或是更要命的爆发了时疫……沈婳精神力再强大,也抵挡不了病毒啊。

    更不用说,她不是一个人,还有王嬷嬷,以及三四十个随从。

    “对!青霉素!”

    只要研制出青霉素,就不用再惧怕炎症,就能减少一多半的死亡几率。

    沈婳越想,眼睛越亮。

    红袖不知道这位新主子要做什么,她赶忙起身行礼,“殿下,奴婢在尚工局,最是喜欢缝缝补补。”

    出门在外,风餐露宿的,难免会有撕破衣服、磨破鞋子的情况。

    她趁着空闲,熬制一些糨糊,也是想未雨绸缪。

    “如此甚好!”

    沈婳满意地看着红袖,十五六岁的小宫女,年岁不大,却周全、细致。

    能够未雨绸缪,哪怕只是小小的糨糊,也能彰显她的心性。

    “多熬些,我有用处!”

    沈婳想到了青霉素,自是不会放过。

    她仔细吩咐,“若是米面不够,我来想办法。”

    她的空间里,可是将整个京城的粮仓都搬空了。

    麦子、豆、稻米、高粱等粮食,一包一包地堆成了山。

    慢说只是熬个糨糊了,就是供养上万的大军,也能撑个三五年。

    大军?

    沈婳想到大军,忍不住将目光投去了镇外的农田、荒地。

    这里驻扎着八千人马,分别是神策军、金吾卫、千牛卫等卫兵,以及京郊大营的部分人马。

    两处京郊大营,共计两万人,大部分都留在京城防御。

    圣驾虽然出逃,但京城不能真的拱手让人。

    元安帝还想着早日回京,重新做他的皇帝呢。

    所以,临行前,他不但将京郊大营的大部分人马都留了下来,还将自己最宠爱的侄子、梁王府世子沈继任命为京兆令,负责京城的一应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