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金管局规定,发钞银行需要事先向外汇基金缴纳美元,换取等值的港元“负债证明书”后,才增发港元现钞。

    亦承诺港元现钞从流通中回流后,发钞银行同样可以用该比价兑回美元。

    这意味着港元再次和美元强制挂钩,会严格按照7.8:1的汇率实行下去。

    政策一经公布,民众对港元信心大增,纷纷将手中的外币兑换回港元。

    货币开始重新流通,金融市场、房市皆应声大涨!

    这个时候股民们也渐渐回过味来,嘉宁似乎是在港币最低点的时候,全部将美金换回了港元?

    要知道嘉宁换回港元的时候,1美元平均能兑换回9.6港元,而现在港元升值,1美元仅能换回7.8港元。

    意味着,嘉宁此前每兑换1美金,都减少了1.8港元的损失!

    有句话叫不亏就是赚,很多人都在后悔没在港元低价时兑换回来,而反观嘉宁下手又快又准。

    所有人在这件事都慢了嘉宁半拍!

    什么叫金融神话,嘉宁这番极限就是了。

    嘉宁的口碑顿时两级反转,专家们也不害臊地变脸夸赞起陈青松和嘉宁来。

    丝毫不记得前几天,他们还在拿着通稿,大放厥词的大骂陈青松父子不顾股民死活。

    那些意志不够坚定,被蛊惑着抛售嘉宁股票的投资者,更是悔到骂娘。

    而那些一直持有嘉宁的股民,恨不得告诉身边所有人,自己是陈青松的支持者。

    对陈青松也是越发的推崇。

    而金融界对陈青松这一连串的极限拉扯,也是推崇至极。

    甚至有外媒用“神之鬼手”来标榜陈青松的一系列操作。

    就在这种追捧声中,嘉宁的股价迎来了史前新高,市值正式突破二百亿港元!

    要知道此时李家掌控的黄河实业、和记黄埔诸多上市公司市值加起来也不过一百八十亿港元。

    嘉宁一下子成了港城数一数二的大财团。

    而陈家父子却关起门来在算账。

    说句老实话,他们在没有对账前,对赚了多少钱还真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被召回的高明,此时正在汇报工作。

    “嘉宁投资公司,当初的20亿港元在兑换成3.44亿美金后,重点投资了惠普、IBM、戴尔等公司,三个季度净收益为114%!

    除去各项花销和员工奖金,净剩7.03亿美金,换算成港元就是67.53亿港元!”

    “陈氏家族基金会,以12亿港元入局……除了买入部分嘉宁股票外,账户余额为40.51亿港元!”

    没使用任何杠杆的情况下,32亿港元的投资在短短9个多月的时间内竟然获得了237%的净回报!

    即使是股神在这,都要说一声牛批!

    陈青松忍不住连说了三声“好”,不怪他有这样的反应,他玩了一辈子的金融,所赚取的收益都不及这108亿港元。

    这笔投资可以说是他陈青松最引以为傲的投资。

    他不由的望向了自家儿子,心中甚至有了功成身退的想法。

    “高明你先下去,你的奖金会在年底一起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