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曹嵩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庙外的将士就杀入庙中,下手毫不留情。

    半柱香的功夫,庙里的血水比庙外雨水还更醒目,地上全是一片横七竖八的尸体。

    曹操的父亲曹嵩,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了。

    张闿杀完人,带着手下赶马车扬长而去。

    ……

    即墨县。

    北海官兵被一场大雨,挡住前进的路。

    准确的说,是被一条溪流挡住前路。

    泼天大雨倾盆而下,已经三天,没有要半点停下来的意思。

    将士们一直冒雨前行,总以为夏天的雨,很快会过去。

    然而,皮肤被泡得泛白,将士们都有些冷意,雨,依然下着。

    他们想找个躲雨的地方,却被一条不知名溪流,拦住前路。

    想要渡河过,却发现水势异常凶猛,河里巨石被冲击得“轰隆隆”作响,伴随着从山上被冲下来的树木杂草,让原本平静的溪流,变成一头吞人的怪兽。

    太史慈无奈,只能安排士兵就近找个地势稍高的地方扎营。

    一万多人,总共只有当初从北海(剧县)来的那一千多士兵备有帐篷,在都昌县也准备一些,但不足以让一万多人同时躲雨。

    只能让没有帐篷的兄弟,砍伐树木搭建简易的木屋,至少被淋得轻一些。

    时间就这样静悄悄流过。

    第二天,雨停了,士兵们都走出来欢呼。

    太史慈亲自去查看,却发现水势依然汹涌,暂时还无法渡过。

    又过去两天,太史慈派出去查探的斥候回来了,他们从来采药的百姓口中得知,这条溪流原本只是一条小溪,是这几天突然涨水的。

    同时还知道,前段时间,有大批黄巾贼出现在溪流上游。

    太史慈召集十二个千夫长、祢衡、孔玄一起议事。

    太史慈说明当前情况,让大家都想想办法。

    重新找回自信的祢衡率先开口:“如果找不到地方可以渡河,直接去把水口堵住就能过去了。”

    太史慈惊奇的看他:“堵水口?这么大的水,水口没那么好堵吧?”

    祢衡自信的仰望天空:“很明显,这里的水是从济水河拦截流下来的。我们去把那个水口堵住,水又流回济水河,这边自然就没水了,还不能过吗?”

    太史慈恍然醒悟,即墨确实有条济水河,截流下来就让人不能通过的,也只有济水了。

    “可是,斥候沿河往上游查探两天才回来,都没发现源头在哪里,我们大军行进,还不知要多久,再加上堵水口,更需要一些时间。就怕时间太久,黄巾军已经攻占观阳、挺县。”

    祢衡却不是很在意:“就算他们先攻占又如何,我们到了,他们一样守不住。”

    太史慈也觉得这个办法,也不是不可以,黄巾军先占领,他们再打下来,也省得去应付那些地主爷。

    孔玄惦记那些地主家的宝贝,他可不想让人先占,万一自己到了,人家早把宝贝转移了怎么办。

    就算没有转移,被几万人抢去,总不能一个个的去搜回来。

    孔玄沉吟半秒才开口:“如果能过河,还是直接过去,毕竟这些黄巾不是我们的人,让他们进城,得有无数百姓遭殃。”

    太史慈转头看他:“二弟,你有办法?”

    孔玄不确定的说道:“我也不知道行不行。我们不能过河,主要原因是河床太陡,河面狭窄,水流比较急导致的。但这也是我们可以过去的原因。”

    太史慈急忙问:“二弟,什么办法?”

    孔玄先问他:“大哥,你能不能把箭射到河对面?”

    太史慈拍胸脯保证:“这当然没问题,正常可以射一百五十步以上,这河面还没一百步,基本能指哪射哪。”

    孔玄只想说,神人不愧是你!

    孔玄说出他的方法:“其实刚开始我是想找棵足够高的大树,直接砍倒,横跨河面就能过去。可没发现河边有这么高的大树,只能用第二个办法。”

    “我们找来一些结实的藤条绑在箭上,用箭射到河对面的树桩上,人顺着藤条怕过去就可以。害怕不够结实,就多射十几二十条总能支撑一个人的重量。只要有一个人过去就好办了,把藤条彻底固定,我们就完成一个空中桥梁。”

    太史慈立即命令士兵分散开去找藤条,他也在河边开始寻找射箭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