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杨滔正准备上车,听到喊声有些熟悉,回头看见是徐慧。徐慧一副精干打扮,非常得体,透出的精神气很旺,杨滔记得徐慧就是二十七个执意要送子女到怀市或其他县就读的家长之一。县里将对这部分人怎么处理,凤城的人都在看着,以文件形式下发的《凤城高级中学改革实施细则》里就写明了,这种把子女送到外县就读,就是对凤城振兴教育工作的不支持,而对有这样行为的人,县委县政府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措施之一就是让学生家长到凤城偏远贫困乡镇去体验由于凤城教育落后带来的贫穷等后果,说白了,就是要调那些人的落后乡镇去工作。

    杨滔不知道徐慧找自己有什么事,停下动作,徐慧来得很快,黄志勇很有用意地挪了挪身子把徐慧挡了挡,不让徐慧直接冲到杨滔身边,而又不挡住杨滔看徐慧。杨滔察觉黄志勇的小动作,心里虽不以为然,但作为秘书能做到这一点也很不错了。以前黄志勇在米夺乡跟石彦龙时也跟得很痴,在石彦龙惊恐中潜逃时还是没有及时打电话报告,而是选择等回到猴子坪村见到杨滔时才说。这说明黄志勇有股忠心,而且这忠心还很执著,杨滔选他作为自己的秘书心里隐隐也是欣赏他这点。杨滔很亲切的拍着黄志勇,这只有两人知道的一个很小的动作。“什么事?”杨滔等徐慧距自己一米远时问。

    “杨县长,我想问问,我想让我家周敏到‘名城中学’实验班里来读书,行不行?”所谓的实验班,就是由“名城中学”教师执教的两个班级。

    “怎么回事?”杨滔故意装着不知道徐慧女儿的事。

    “我……”徐慧以为杨滔会知道她的事,毕竟见过几次,没有想杨滔问得很突兀,让徐慧不知道要怎么说才好。

    “我女儿周敏毕业会考考得70分,现在想进实验班,杨县长你不是说过考分过七百的优先进实验班吗?”徐慧说,词语却表达得不准。徐慧很少出现怯场,却觉得杨滔的眼神太直,让她有些不自在。

    “学生读书的事你直接找高级中学吧,他们会答复你的。”杨滔说着勾腰钻进车里,还要到县委去参加会议,讨论那二三十个没有进入高级中学就读学生家长的处理事宜。

    到县委小办公室,田鹏程、唐金强、向熙、郑旭、张恒准、田瀚、贾凌云和肖明都到了,县常委成员里,只有胡成红县长和段世理书记没有在。主管全县干部的副书记杨春雷和人事局副局长蒋泉,也都到了。杨滔到了后,田鹏程站起来说,“各位领导,今天我们的主题是讨论怎么样处理没有按照《细则》执行的家长,会议之前,我们先请杨滔同志把高级中学招生和今天的军训动员大会的情况先做个汇报。”

    杨滔便把高级中学招生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学生基本稳定,特别是两个实验班的学生,士气比较好,其他的学生对高级中学的改革情况也有所了解,对高级中学也有信心。随后把军训动员会上看到的也说了说,“总之,到目前为止,高级中学的改革势头很好,至于怎么样保持住甚至更进一步的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进取心,教师们的拼搏进取精神来,还要县委县政府下大力气,把《细则》里的条款一一兑现,才是他们最大的动力,让他们感受到县委县政府的关怀和支持,是他们最为需要的。”

    杨滔坐下后,田鹏程接过话说“正如杨滔同志所说的,高级中学现在的良好势头,证明我们县改革高级中学这一大举措决策是正确的。要巩固我们的改革成果,还要长期地持之以恒地以《细则》为我们工作的指导方针,按《细则》一一落实变成行动,让我们的高中学生、学生家长和凤城人民,看到县委县政府在高级中学改革中的决心。下面,我们就讨论这一届初中毕业生里,全县还有二十七名优秀学生,没有进入高级中学就读,而是到怀市、省城和其他县,流失了。我们的同志工作也做到位了,可这些人固执的要将子女送走,按下发的《细则》,县里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态度。请各位领导发言,该怎么处置为好。”

    会场里静了一会,没有人想先发言,今天所讨论的就是该怎么样处理人,不是一个而是二十七家人,他们没有违反什么法律只是不按照凤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去做。不处理肯定不行,高级中学的改革势必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而处理起来又没有充分的依据。谁先说第一句,那就是最大的恶人,常委会里的情况一旦传了出去,被处理的人极有可能找这“罪魁祸首”的麻烦。

    “这二十七人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张恒准说。

    “流失的二十七名优秀生,有二十一人家住凤城县城,其中十六人的家长在工作岗位上,五人是经商户;另六人家在乡镇,且都是父母一方或双方都有工作岗位的人。”杨滔说。

    “看来还是我们的干部对凤城教育认识不足啊,对县委县政府实施教育改革的精神领会不透。对这样的同志,我建议县委要坚决执行《细则》里的条款,不能手软。让这些人好好反思反思,就算不是调离原单位,让他们去扶贫帮困总是有充足理由的。”张恒准说,杨滔记得一开始张恒准听说要进行高级中学改革,就下决心自己来扮演这个黑脸的角色,心中一喜。

    “这样处理,会不会导致这些人思想反弹?可别弄出上访和法律官司来。对我们教育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都是冲击。”贾凌云说。

    贾凌云话音未落,张恒准就抢着说,“他们还要上告?那就让他去告好了,工作调动调整,那是工作需要,凭什么就不能让你去?偏要让他们到村里去当几年村干部,我就不信他们能翻天。”

    “也不要意气用事,毕竟这些人不是违法,有些人的工作能力和成绩都很突出。”向熙说,对干部的了解,他是最有发言权。

    “各位领导,我想把我的想法向领导们做个汇报。”杨滔站起来说。会场里的人就都看向杨滔,“今年,凤城优秀生源流失二十七人,加上怀市民中正规招走的十六人,就是四十三人,相对往年两三百人来说,这些人不算什么。对怀市民中正规招生,那是按地区政策做到,我们没有能力阻止,凤城里的人也不会因为这样有什么想法或怨言,这种存在就更能激起初中学生的竞争意识,得到更多的优秀生。而流失的这部分人,我想,现在已经进入高级中学就读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都在看着县里怎么处理,结果不难预测。另外,明年我们的政策还能不能站得住脚?又将怎么样来将高级中学的改革进行下去?我们的教师队伍,今年可以选出一套班子到‘名城中学’去锤炼,到明年就渐渐成熟,师资问题解决后,优秀生源还会像今年这样?我想不会。”

    “对,肯定不会,他们肯定会盯着今年流失学生没有被处理,而又走回以前的老路。我们高级中学师资队伍虽然会成熟起来,可要让凤城的家长信得过,还要在高考之后出来成绩才有说服力,才能改变人们对高级中学的印象。所以,高级中学的改革能不能继续下去,我们要怎么样去做,已经是一个不必争议的事实,同时,也是对目前已经进入高级中学就读的优秀生们负责,我们只有持之以恒的贯彻决定了的精神,使高级中学改革成功,才是对学生们负责。”张恒准说。

    已经很明确,对二十七个流失到外县就读的学生家长做出相应处理的意见就统一起来,由组织部和人事局具体落实,对不在工作岗位上的人,责成工商、税务和卫生部门对其经营进行定期检查,只要发现违法行为,当即按文进行相应处罚。同时,强调执行过程中要依法办事,不让这些家长反咬一口。

    事情告一段落,至于怎么样去落实,那与杨滔关系不大。今后要维持高级中学按预先设想的线路运行,还要花费自己的绝大部分精力,总要有一年后稍微稳定了,等明年招生过后,没有出现异常才能舒出这口气来,现在想什么都为时过早。

    开完会,杨滔想回家休息,同时也把米夺乡政府的人事变动推荐情况弄好,交给唐金强过目。这一段时间自己一直都和张恒准等人走得密切,无形中对唐金强是一种背叛,杨滔虽还没有完全成为唐金强一系的人,可他们却把杨滔列入了进去,与唐金强他们的利益往来算密切了。米夺乡优质煤杨滔现在是不想放手,就算米夺乡有了新的一班子领导,杨滔还是不想就此放手。与雀儿沟村的村长,通过那次矿难后,已经有了质的变化,村长要是只买杨滔的帐,唐金强也会顾忌的。在杨滔心里,捏着米夺乡的优质煤,就可为高级中学资金投入有了保障,要是县里不肯划拨经费,总可以用这些钱来缓解,度过一时的难关。这样,对米夺乡的权力均衡,更要安排好向着自己的人,他们就不会盯着自己手里这块肥肉不放,也不会想方设法的来瓜分一点。

    心里的腹稿早就有了,滕韬和龙艳霞等人找过杨滔后,见杨滔没有明确的回应,也就不再纠缠着。黄志勇也跟杨滔说过两回,他们都背着杨滔向黄志勇探听过杨滔的意图,对于太急于得到什么的人,得到之后就会忘记更快。杨滔从县委出来后往迴龙阁走,经过和平广场时黄志勇一直跟着,杨滔想是不是让黄志勇通知米夺乡的武装部长张超过来,自己在交推荐之前,还是要与张超见一见。只是,让黄志勇通知是不是适合?这事最终还要看唐金强的态度,让黄志勇通知很可能把米夺乡的人都惊动了。杨滔在走出和平广场时,要黄志勇到办公室去整理今天的资料,自己就走回迴龙阁。等黄志勇消失在广场另一边,杨滔才打张超电话,要他找个借口到凤城里来。

    下午本来想偷个懒,等张超到后与张超说好就不再安排其他的事了。高级中学那边已经步入正轨,而处理那些家长的工作还没有真正落实,这就有个空档,杨滔自然会利用这空档,也好想一些事。没想电话却把自己吵醒了,有这电话实在不是什么好东西,想躲到哪里都不行。作为县级领导,手机是不能关掉的,要不一旦有什么重大事件发生,没有及时接到信息而处理,酿出的后果是要背负相应的责任的。电话是田春打来的,说要件事要见面说,电话里说不清楚,问杨滔在哪里。杨滔看时间已经到上班时候,要是走去自己办公室,时间上要紧多了,就告诉田春,要他到教育局找自己。从家里出去上环城路,然后打车到教育局,十分钟就可到了。

    到教育局门口,杨滔见田春已经站在那里,看来他也是打车过来的。下车后杨滔要田春随同到教育局四楼张静的办公室,杨滔有那里的钥匙。两人走到四楼也没有人看见,张静不在办公室里正好让两人说事。

    “杨县,上午时一中的一个毕业生家长找到我,要我收那学生进实验班。实验班班额已经满了,可家长就是缠着不放,那家长的叔叔还是一中的骨干教师。真不知道怎么处理,想杨县问计来了。”

    “我有什么计策?”说着朝田春摊开两只手,做无奈状。

    “那个人太能缠了,一中的周政又是老伙计,也找过两次。”田春有些苦笑,两道浓眉挤在一起。

    “先怎么没有想到?等这边都安定了,却想插进来,这个口子开了就怕收拾不了。”

    “杨县,先徐慧就一直想着要让她周敏去怀市,现在突然想到要是把周全弄到乡镇去,那也是大麻烦就想回来。从上午起就缠着我,之后打电话把周政找来,什么好话都说了,就想让周敏到实验班去读。”

    “你说说看,要是让她挤进去,让谁出来?加一个人对我们来说是没有什么关系,要是谁找到县里领导后,也要插人进去,就没有理由推掉了。”

    “直接拒绝,就怕弄出什么事来,毕竟也是个优秀生。”田春有自己的考虑,也不完全是为人情着想。

    “这样吧,劝她到重点班里,对实验班我们今后实行最末五人淘汰制,你看怎么样?也就是说,对实验班的管理中,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有一定的要求,对最后五人,每期都淘汰下五个人到重点班,重点班和平行班里,一旦有人超过实验班学生的成绩,就可以取代他们。就算没有超过,后五名的学生与其他学生成绩相差大于一定程度后,也用重点班的学生取代。你们做出一个具体方案来,我们再讨论。”杨滔说,总要给实验班里的学生一定的压力才成。

    “太好了,让实验班的管理流动起来,才会更有活力,也才会刺激其他班级的优秀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到实验班里去。好,杨县,我跟徐慧去说,看她怎么做。”田春说,两人结束了这一话题,又说了些高级中学日常管理上的事。对于县里承诺的投入,不仅是教师们觉得渺茫,连高级中学管理层也觉得可信度不高,对凤城的领导,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杨滔无暇再去理会流失的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要田春招收一个高三复读班,按成绩录取,成绩突出潜力大的学生,可以不收任何费用,甚至补贴学生一定的生活费用。作为明年招收优秀生的招牌,这个班要弄出成绩,才有说服力,上次虽然与赵镜和孙俪说了,暂时没有回复。这种可能性虽然小,可要是“名城中学”肯为凤城考虑,那也不是没有机会。毕竟明年“名城中学”不可能在增派教师前来,凤城高级中学弄不好就会前功尽弃,也不是“名城中学”愿意看到的结果。尽力争取,机会也多少就不要去考虑,杨滔让田春去做具体实施方案,招生时宣传稍微保守却又要让学生和家长往这方面想,就看田春他们的宣传技巧了。

    到怀市去向陈俊轩副书记汇报凤城高级中学改革的情况,杨滔想了想还是约张静一起去,要与“名城中学”再谈高三旁听的事,也要找李铁男帮推动这事,成功的几率才会大些。从开始下决心要推动高级中学改革,杨滔就多次与陈俊轩汇报和沟通,可陈俊轩一直没有理由地推,不发表任何言论,偶尔说一句也都是两可性的话。杨滔一直都想不通,陈俊轩按理说不会这样对待自己,杨滔决心把这事要弄清楚。

    到怀市,杨滔觉得先找李铁男谈事不要费什么多心思,话来去直接爽朗麻利。就与张静说,“张哥,我们要不先找找李主任?”

    “杨滔,还不都是你决定,我是怕你无聊才来陪你的,谈什么事都与我无关。”出了凤城,又没有外人,张静和杨滔之间也就不论那职位。

    “那可不行,我们吃和住都得由你负责的。”杨滔说着两人就笑起来,以前廖科贵花教育局的钱,就像流水一般,经常几万几万的提着现金走,让教育局自己做帐,杨滔到怀市或省城花这点费用,教育局已经感激不尽了。

    两人到李铁男办公室,杨滔把准备的毛尖茶放到李铁男办公桌上。毛尖茶是凤城的特产之一,没有形成规模,也就没有什么市场,品质却是不错,加工有些粗糙,使得色香味次了一点,可比市场出售的那些两三百元一盒的要好些。“李老,收集得一点乡下茶叶,请李老品品,要是好,还要负责作个宣传。”

    “杨滔,你当副县长了,还是这个性啊,做什么都不肯吃亏。要我品茶,然后我再去给你推销,你好变成产业化赚钱,算计得很好啊,广告费就这么一点吗?”李铁男银发直立,精神爽朗,一边要去泡茶一边指着杨滔说。杨滔抢了先,打开盒子,盒子却不是专用,临时找到一个饼干盒子装着,里面是简易的塑料袋。张静见机取了杯子来,杨滔放了茶叶,与张静一起去泡茶。

    李铁男喝了茶后,眯着眼品味一会说,“真是好东西,可惜加工技术太差了,要大量推广,还得在加工技术上多费点劲才行。现在流行的名茶,哪一种不是在加工上多做功夫?”

    “有李老这句话,我回去可让他们摆摊子卖给游客了,今后,有远方客人也可以送一两包茶叶。当然,包装也会改进的。”杨滔说,张静听了喝急一口,呛得连忙放下茶杯到外面去咳嗽。

    “说吧,有什么事。”李铁男等张静进来后说。

    “张局,我在路上就说什么事都瞒不过李老,看我说对了吧。”杨滔笑着说,等李铁男呵呵笑了两声后才说,“李老,总是麻烦李老,只怕也就我有这么厚的脸皮啦。”

    “废话就少说了,什么事直说吧,杨滔的事没有一件事容易做到的。”李铁男笑指着杨滔对张静说。

    “我的哪一件事李老没有做到?那说明李老的能力大。这件事我已经给‘名城中学’的赵镜和孙俪说过了,只是还没有答复,想请李老出门给催一催。事情是这样的,凤城高级中学的改革要在短期内作出点给凤城人看得到的事,明年的招生才会顺当。目前只有从复读班打主意,而要让复读班有效果,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名城中学’给培训,让学生们受到名校的刺激,把潜力激发出来。我跟赵镜和孙俪商量,找五十个成绩过得去的复读生,先在凤城复习,第二期让他们到‘名城中学’高三班去旁听,分在各班里当旁听生总不会对他们的学生有什么影响,赵镜答应回校商量,几天了还没有回信,就想着请李老给推动推动。”

    杨滔说罢一副任批的样子,李铁男也是拿他没有办法,说“你当‘名城中学’高三班是公共汽车,可往里挤就会挤出空间来?也亏你想得出,还要我给你去推动,他们学校问我一句懂不懂教育,你让我把脸往哪里放?”

    “有这么严重?那我自己到省城去找他们,反正我没有说我曾是教师。”杨滔说,涎着脸。

    “算怕你了。”李铁男笑得更好,有一丝得意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