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张翠莲眼里的探究跟不解,乔宝珠就当没看见。

    她将给家属院找手工灵活的想法,说给了张翠莲听。

    “我小的时候,每逢放寒暑假了,就在家里帮我妈糊纸盒。五个药盒才一分钱,但对于小孩儿来说,一分钱就能换个糖豆吃。我那时候啊,上午糊五十,下午再糊五十个。既能赚钱也不耽误玩,关键是能补贴家用!”

    张翠莲眼前一亮,乔宝珠带来的消息太好了。自从她带领着几个熟悉的家属纳鞋底之后,好多人都找到她,想让张翠莲帮忙介绍。

    “还真是巧了,我今天找你来,除了把你娘家的事儿告诉你之外。还有一件事想求你,正愁不知道怎么开口呢。”

    乔宝珠一听这话,心里已然明了。

    脸上挂着谦逊的笑,语气又亲昵了几分:“嫂子,有什么事儿你只管直说,咱俩之间没什么不能说的。”

    乔宝珠的话,让张翠莲心里熨帖的极了,眼里的笑意更浓了。

    “我要跟你说的,正是纳鞋底的事儿。自打吴美丽她们几个在你这卖了几双鞋底子,不光是家属院里的人都知道了,连附近几个村的人都听说了。”

    “今天又有一个邻村的妇女主任来求我,问问你能不能帮忙收她们村里的鞋底。”

    张翠莲看着乔宝珠家里整整两麻袋的鞋底,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现在看,好像东家那边不需要这么多的鞋底子。”

    纳一双鞋底能卖一块钱,这不比下地挣工分要省力气的多?

    村里的妇女们做了一辈子的衣服、纳了一辈子的鞋,头一次知道鞋底子还能卖钱。只要听说了的,就都忍不住想去打听一下。

    听说收鞋底的是家属院里的军官太太,这些人不敢去家属院打听,只能跑到村委会,找自己村里的妇女主任商量。

    妇女主任们又跑到农场场部,找张翠莲打听这件事。张翠莲不问也能看出来,乔宝珠这边收鞋底子的量应该快要饱和了。

    “纳鞋底的事儿,等我回市里见到了鞋店的经理,我们商量一下。如果那边要的量大,我就跟嫂子说一声。”

    张翠莲欣喜的点了点头:“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乔宝珠能看出来张翠莲是个务实的人。可以说,新婚那天来看她的几位家属,人品都很不错。沈骁也说过,乔宝珠想要在家属院里交朋友,张翠莲、纪荷花、吴美丽三人是首选。

    “对了,宝珠,你刚才说想要找糊药盒的活。我看就挺好,糊纸盒这事儿我也听说过。药厂、肥皂厂,什么厂子都用纸盒。纸盒、纸口袋的活儿,是长期做的对吧?”

    乔宝珠点了点头,这个年代塑料制品比较少,但凡是塑料包装都属于高档货了。大多数都是用纸包装,这也是纸盒、纸袋需求量大的原因。

    “没错,糊纸盒是个长期活。还有紧俏着急的活儿就是绣篮子花、洗麻袋、拆棉纱,冬天的时候还有粘头花。”

    听到有这么多种类的手工零活,张翠莲激动地站了起来。

    “那可太好了,宝珠妹子,这活儿咱们得接啊。你说吧,咋样才能搞到这些活儿?”

    乔宝珠嫣然一笑:“接活儿这事儿不难,你们妇联出面或者部队后勤部的人打个招呼。每个月自然就派分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