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高柳城、外城南区、临江坊。

    大门牌匾之上,字迹清晰,铁钩银划,书有三字:监天司。

    往往各方势力,称呼此处为:临江司。

    根据监天司的编制,为首之人,称掌旗使,授令旗,须上报府城,登名入册。

    麾下有十二人,称为小旗,领俸禄,不入册。

    另设主簿一人,负责掌管文书及抄录名册等事务,此人则是由负责整个南区的外南司选定。

    至于其他,如书吏、仓使、膳房、杂役等人,则由各坊分部,自行安排,外南司并不干涉。

    “临江坊新任掌旗使,已经定下了。”

    就在这时,一名中年人,低声说道:“如先前所料,正是那位协助巡夜使办案的‘五爷’。”

    他衣着朴素,颇有书卷之气,正是在三年前,外南司选定的主簿。

    但是这三年,临江坊掌旗使空置,由青山坊梁虎代任。

    此刻,梁虎就坐在上方主位,微微含笑,未有开口。

    他的目光,扫过了下方十二小旗。

    “临江坊从来便只有梁掌旗使。”就在这时,一个中年人,昂然说道。

    “我等只知梁掌旗使,不识所谓五爷。”又有青年,大声开口。

    “三年以来,梁掌旗使监察青山及临江二坊,诸事顺畅,功绩显赫。”

    又有个年轻人,昂然说道:“正南城门的周统领、临江坊的坊正、巡日使及巡夜使,哪家不服?”

    “本地各家势力,以及来自于各地的外来商队,哪家不是在梁掌旗使的指点下,和气生财?”

    “外南司,无端换来一人,岂不是让原本安定繁荣的临江坊,陷入混乱之中?”

    “杨主簿,你是从外南司下来的,理应知晓临江坊的实际状况,该要向上报知才是。”

    随着这年轻人开口,却见边上那名主簿,脸色平淡,似乎早有所料。

    而梁虎此刻才喝了一声,说道:“不得无礼!临江坊得以安然稳定,岂是我梁虎的功劳?乃是临江坊内,各方上下,齐心协力,方有今日!其中更有杨主簿,及诸位小旗的功劳……”

    他这样说来,又看向杨主簿,歉然说道:“先前是这些弟兄们无礼,杨主簿勿怪。”

    杨主簿神色平静,说道:“梁掌旗使言重了。”

    梁虎点了点头,却叹息了声,说道:“只是临江坊的状况,您也知晓,梁某担心,新来的掌旗使,过于年轻,阅历经验浅薄,恐未能胜任。”

    杨主簿吐出口气,问道:“那么梁掌旗使的意思?”

    梁虎拱了拱手,说道:“梁某考虑,再留個一年半载,教导这位五爷,免得他处事不周,临江坊出现错漏,您也知晓,近来是多事之秋……”

    杨主簿面色冷淡,缓缓说道:“若是那位新任掌旗使愿意,自无不可。”

    梁虎笑了声,说道:“无妨,梁某自会与他交谈,只是临江坊内有些事情,杨主簿上报之时,便也不必过于详细了。”

    杨主簿抬头看了一眼,心头终于明白。

    那位新任掌旗使未到,这一场戏,先演给了自己。

    梁虎有意压服那位号称五爷的新任掌旗使,继续兼掌二坊职权。

    但却还是有所顾忌,所以不愿让自己如实上报给外南司。

    “关于此事……”

    杨主簿声音未落,却发现梁虎面上的笑容,骤然僵滞。

    见状,他不由得转头往外看去。

    他并不是武夫,并没有感知到外边的动静。

    但他却对梁虎颇为熟悉。

    以梁虎此刻的反应,必是门外来人,而且是不愿见到的人。

    众人目光尽数汇聚于门外。

    便见一人,在烈日映照之下,缓缓走来。

    黑袍金丝,如阳光璀璨。

    身材挺拔,气态昂扬。

    左腰挂着长刀,刀鞘墨黑。

    右腰挂着小弩,并配有箭囊。

    他神色冷漠,脚步轻缓,抬脚跨过了门槛,进入大堂之中。

    “来者何人,胆敢擅闯临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