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天权峰,观景台上,碧云宗与七星宗的年轻弟子们,正伫立山头,登高望远,看起来一个个都似乎沉醉在眼前的美景中一般,久久无言。

    其实,他们不是真的沉醉,而是在苦苦思索,都希望能写出一首名传千古的诗句来。

    正所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谁不想流芳百世呢?

    今日的题目叫《灵山》。

    灵山是整个山脉的名字,七星宗总部的七座山峰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其余还有大大小小的上千个山峰,都属于灵山。

    观景台上,放有六张书桌,其中的五张桌子上,已经备好了纸与笔墨,谁想好了就可以书写出来,而另一张桌子上,则放着一套珍贵的笔墨纸砚,是本次比试获胜者的奖品。

    在观景台后面的广场上,有一万多人在围观,并小声地议论着——

    “我觉得那个素有碧海国第一才女之称的楚文萱还是会得第一。”

    “碧云宗的第一才子林致远也有机会啊!”

    “我觉得我们七星宗的俞无痕水平也很高的。”

    “上次比过,俞无痕与林致远水平相当,楚文萱明显比他们都高一些。”

    “写诗是要靠灵感和临时发挥的,不完全靠水平。”

    ……

    在人们的议论声中,碧云宗有一个少年首先走向书桌,提笔就写下了第一首。

    他写完后,就退了开去,他们的领队王瀚当即拿起那张诗稿,展示给大家看,因为不少人站得远看不清,他就开口朗诵起来——

    “山色苍茫云气浮,江水滔滔自东流。

    绿林深处闻鸟语,清溪岸边见鱼游。”

    随着第一个人开始写,后面的人也都陆陆续续地把自己的作品写了出来。

    随着一首首诗作的展示,大家都议论纷纷,各有各的意见,一时间也说不出哪一首更好。

    大多数诗作就是把眼前的美景都描绘得很美,意境大致相同,只不过用词各有特色,并没有特别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出现。

    在嘈杂的议论声中,被寄予厚望的楚文萱、林致远和俞无痕也都各自写好了。

    只见林致远写的是——

    “山水相依景色幽,清风拂面心神舒。

    闲坐亭台听流水,静观云卷任风收。”

    俞无痕写的是——

    “山峦叠嶂云雾绕,江河浩渺水天连。

    渔舟唱晚夕阳下,山水相依景无限。”

    楚文萱写的是——

    “灵山秀色入眼帘,寄情山水心自闲。

    白云飘渺青山外,清泉潺潺绿水间。

    心旷神怡忘归路,流连忘返不思还。

    愿得长居此山中,与君共赏云景天。”

    三人的诗确实比其他人略胜一筹,但也没有达到压倒性胜出的水平。

    这次比试,双方各出六个人,共十二个人,十二首诗也都写出了灵山的优美景色,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表现。

    这时,碧云宗的领队王瀚看向赵瑾问道:

    “赵堂主,这些诗句,不知阁下是如何评价的呢?”

    赵瑾沉思片刻后回答道:

    “我认为,今天大家的表现都很好,果然不负众望,都写出了眼前山水的美,其中最令我喜欢的一句,是贵宗才子林致远的后两句,‘闲坐亭台听流水,静观云卷任风收’,一个少年,能有如此心境,果真是很不凡呢!”

    两人说话的时候,双方的教习也都开始讨论评判,要选出今天表现最佳的,奖励一套珍贵的文房四宝。

    广场上,众人也都议论纷纷,有人看不懂,有人似懂非懂,也有人确实能读懂诗的意思,感受到诗的意境。

    有人小声议论——

    “我怎么感觉才女楚文萱虽然写得长一些,但也没有多好呢!”

    “可能是她今天没有灵感吧!”

    “我虽然不懂诗,但也觉得今天的这些诗也就这样,反正就是换着花样写灵山很美呗!”

    “已经很不错了,要让你写,你能写得出来吗?”

    ……

    观众在议论,几个教习也在讨论,但一直没有一个一致的说法,总体来说,碧云宗的人会偏向自己宗门一些,而七星宗的人自然也是如此。

    都想从自己宗门选手的诗句中挖掘出亮点来,甚至会附加一些个人的观点进去,纯属过度解读。

    一时间,双方难以得出一个统一的看法,一个七星宗的教习就提议道:

    “既然大家的看法都不一致,何不就让广场上的人一起投票表决,这么多人投票得出来的结果自然就显得公平了。”

    碧云宗一个脸部瘦长,眼睛很小的教习几乎是脱口而出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