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礼部尚书平日里规规矩矩,也没见他跟哪个世家大族交好,想必是真心为皇上考虑。

    杨俨思索片刻便说道。

    “礼部尚书,虽然商人的孩子,确实会比普通人的孩子更加沾染铜臭气。”

    “可是不能因为这样,就断绝了商人的孩子,为我大隋朝效力的途径。”

    “可是皇上,让女子来参加学习,实在是违背风序良俗啊!”

    “你呀,还是太古板。”

    杨俨也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为什么女子就不能参政议政?他们更温柔更细心,做事情也能考察到更多的方面。”

    “这不合礼仪……”

    杨俨摆摆手打断了他。

    “既然礼仪是不对的,那就改变这个礼仪吧。”

    “皇上,科举制一旦建立这还不知道民心会有多动荡呢,如果让女子上学,岂不是更加不能保稳民心?”

    左拾遗恭恭敬敬的答道。

    “这一点还请大家放心吧。”

    杨俨拍了拍手。

    “老单去把我让你找的人给我找上来。”

    单雄信一闪身,领进来了一个身形十分硬朗的中年人。

    “张须陀拜见各位大臣,拜见皇上。”

    底下的朝臣们听到这个大名无不震惊。

    张须陀这个名字可谓是十分的有名。

    虽然他的官位并不高,但他所拥有的业绩可是令全天下人都折服。

    张须陀宁可不与朝臣同流合污,仅仅只是做了一个地方的小官。

    尽管如此,他却心系天下百姓之事,每到一个地方,当地必然会治理得极好。

    同时他也十分体恤民众,在他所在的地方社会救助体系建立程度相当的密集完善。

    又由于他善于施教,经常教导一些幼童,被周边的百姓们亲切地称为张夫子。

    时间一长流民们口口相传,张夫子的名号便也在华夏大幅度传开来。

    太上皇在位期间早已听说过他的美名,便想将他纳入宫中来。

    只是他不愿意与那些朝臣们同流合污,不肯进宫。

    不过这次不知道杨俨动用了如何的条件,竟然让张须陀进宫来替他办事。

    “张大人,朕今日叫你入宫,就是想让你为各位朝臣们讲述一下盛世和乐百姓清明的局面。”

    “同时也好好的说一说,朕最近这些天所做的努力。”

    “老夫这段时间奉皇上密旨,为乡下居民们开化。”

    “照着皇上的思想,老夫已经将科举制带来的各个好处,通过乡村集社以相约的方式发放了下去。”

    “再派老夫的徒弟们深入到华夏各地进行轮回讲演。”

    “天下之百姓已经由刚开始的抵触科举制,再到后来的逐渐接纳科举制,效果可谓十分有效。”

    没想到杨俨早已在如此之前就先向百姓传播开化知识。

    “可是皇上,您如何用这些才几天的时间让百姓们去更改传播了上百年的教化知识呢?”

    “所以朕才并没有打算大肆的在全国举行整改。”

    杨俨轻轻地啜了一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