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大暑已过,夏日烈炎已经淡淡的化去了火气。李府中,房间不再让人闷热心慌。李承祖在自己的书房里写字,落了留在这里的意思,这几日他安心的向方义求学,古文的水平得到长足进步。

    古人重字堪比重文,一个人字迹好坏可以让人看出其品格,有一手好的书法是会受人尊敬。北宋兴文教,历代皇帝也喜欢练习。宋徽宗在皇帝上虽然当的一塌糊涂,但是他的瘦金体子却是独步一格,当时后世评价都很高。

    李承祖在大学曾经习过书法,但是以他那样的业余水准,放到北宋也就是堪可入目而已。他现在正在临摹唐代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

    《玄秘塔碑》是公元841年,柳六十四岁时,由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刻。共二十八行,行五十四字,石存西安碑林。清王澍《虚舟题跋》云,“诚是极矜炼之作。”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云:“此碑柳书中最露筋骨者。”其骨力矫健,筋骨特露,刚健遒媚;结字瘦长,且大小颇有错落,巧富变化,顾盼神飞,行间气脉流贯。全碑无一懈笔,可谓精绝。

    李承祖正是觉得自己身体瘦弱,所以写这贴骨骼矫健好锻炼腕力。为了有个好身体,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生活起居榜单,定时的睡觉和起床,三餐俱用,粗精调和,早上读书,习字,下午外出骑马,并在自己的府上设了个靶**自己学射弩。

    房中窗台打开,在几株院树的遮挡下还有一丝凉风吹入,但是此时李承祖皮肤上却冒出一层细腻的汉珠,他全神灌注投入在书法中,连房中进了人也不知道。

    待他写完这贴,后面的人才拍掌叫道:“好字,好字,想不到才几日,公子的字就大有长进啊。”李承祖拿着一快手巾把手和额上都擦了擦,见那发话之人笑道:“忠伯什么时候来的,瞧我写个字连人来都不知道,忠伯找我有何事。”

    两个找了椅子坐下,李忠拿出一个银袋,里面承的很,打开一看居然是黄的闪眼的金元宝。“4锭金元宝,整20两”李忠苦着脸道:“那张记爆竹作坊的户主张舀就是不卖,这是200贯钱啊,公子,李忠不明白你怎么回想要买下这些爆竹作坊?”

    自从几日前,李承祖以强硬的态度表明要留在易州。便不再让手下人称自己少爷,统统叫公子,要真正的开始当家做主。

    易州情况也的确是很危险,耶律休哥犯边果然是个报复行动。宋朝的这些边关守将也不是草包,对辽人的报复也有准备。不过耶律休哥实在太强了,虽然没有让宋朝军队吃亏,他虚晃了一枪带着些部队吸引宋军大部和他对峙,而他手下却带着辽人的一些部队入侵了代州,定州,给他劫掠了三个县,数千的百姓伤亡,这个报复不可谓不大。

    在有潘美,杨业,张齐贤,这些名将智臣的防范下还能给宋人亏吃,耶律休哥却是牛人一个。有这样一个恐怖的握有军权的敌人在,易州随时都是在人家牙口之下。

    按照历史易州也是沦陷的,这样一个是非之地,李承祖要留下自然不能让他被辽人给夺了。但是以他现在身份实力,根本就无力影响结局。

    他不得不搜刮脑子里的后世知识,无疑的*成为了选择,冷兵器终究是要被*淘汰的。实际上在此时的北宋也许多*武器,但是此时的*武器大多是火箭,据《宋史·兵记》记载:公元970年兵部令史冯继升进火箭法,这种方法是在箭杆前端缚*筒,点燃后利用*燃烧向后喷出的气体的反作用力把箭簇射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公元1000年,士兵出身的神卫队长唐福向宋朝廷献出了他制作的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火器。1002年,冀州团练使石普也制成了火箭、火球等火器,并做了表演。此时的*还用的仅仅是易燃的这一特性。

    中国在唐代就已经产生*的配方,但是在北宋*因为效果不明显,更多的是被用在马戏的杂技演出,以及木偶戏中的烟火杂技,用它产生烟雾来制造幻觉,直到到南宋才有了喷火枪和突火枪。

    作为一个穿越者,熟悉历史就是一种优势,李承祖当然知道北宋*效果不明显是因为配方的原因。*由硫磺、硝石、木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而北宋时候*的威力不行是因为配置的*中硫硝的比例问题。

    北宋的*,硫硝比例是1比2,而后世*的比例是硝占四分之三,别看这一点点差别,制作的出来*威力天差地别。

    让忠伯去收购爆竹作坊就是为了生产*,中国人的*一直被指责是为了用来做烟花爆竹才制造,而实际上北宋火器并不是常备设施,也就说政府没有一个提供生产*的后勤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