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穿越大流行,今年到我家。李名被那醉酒纨绔开的宝马一下送到了古代,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对他的人生,一个刚刚起步的生活,一无所成,除了父母他还真没什么留恋的。

    然而人有悲欢离合,自己出车祸,恐怕已经是翘辫子了,这样事情在中国也不少,父母固然难过,但是人死不能复剩,依然还要活下去。

    自己能穿越来古代,也算上天再给了一次活的机会,第二条命,这是不幸中的万幸。想通这点,李名就即来之,则安之。前世没成就,穿越了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来。

    李名迫切的想知道自己现在生活古代中国的哪个王朝,这点很关键,关系到以后的幸福生活。古中国是个战争很频繁的国度,大一统和和平年代不是没有,但于纷乱的年代相比还是小的多。

    宁做太平犬,莫做乱离人。乱世之人连狗都不如,战乱年代,民不聊生,现在自己看起来风光,在混乱的年代,搞不好哪天就被抄家,做俘虏,奴隶掉脑袋了。

    最理想朝代当然是强汉,盛唐,最好是汉武,贞观,开元的鼎盛时期,这个时候的朝代国力强盛,对外也是保持领先和强势,人民生活稳定,汉人在国际上也有地位。

    至于两晋,比较寒,五胡乱华更是万万呆不得,什么时候做了人肉包子都不知道,想着东晋明帝那句抬头见日,不见长安。连一小孩都知道江山不在,但是除了把大臣和皇帝说哭了一殿外也没有任何意义。

    两宋,元明,很多学者说,宋明如出一则,但是真要选,李名情愿生活在明代。可能是受到了宋人的教训,有明一代对外族都比较严厉,服则抚,不服就打。

    没有妥协,没有议和,更有永宣圣世。永乐帝,虽然是篡位来的皇帝,但却是汉人历史上少有的强势帝王,五征蒙古,把纵横殴亚的鞑子打的溃不成军,向明室称臣。即使是明末崇祯朝,对关外满清连连失败也没有投降的妥协。

    鞑子蒙元就更不要说了,李名怎么也是个地道黄皮汉人,正宗的华夏后裔,到那样一个异族的统治下去做四等人。

    那么两宋,李名更是没想过。虽然很多中外学者说,如果要选择生活的朝代,他们希望生活在宋代。这是从经济文化来考虑的。

    两宋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文化的颠峰,国家富裕超过唐代,在世界贸易分额占了百分之七十,几乎是垄断了。

    它又是个风花雪月的时代,文人骚客倍出,宋词之昌,承唐诗之风,更有许多大文豪,欧阳修,三苏,王安石,辛弃疾,陆游......当然还有那灿烂的妓院文化。

    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看似很舒适,但是从另一面它的安稳程度来看,宋在武力上的保守,葬送了它在文化经济上的优势,从太祖建国到涯山灭亡320年间,战火纷纷,少有太平。

    打战也就算了,战略上宋就基本没赢过。议和,割地,赔款屡见不鲜。如果说满清在和西方列强签的不平等条约是丢了整个中国人的脸,那么两宋就是丢了整个汉民族的脸。

    李名读过宋史,称其为宋人的血泪史不为过,生活在这样的朝代,你要战战兢兢,今天过后不知道明天怎么样,宋朝的边民随时处在家破人亡的危险之下,不是被掳,就是被抢。

    李名不想做俘虏,更不想娶了个漂亮的女人,战乱一来,被抢走了。搞不好,当你的面把你女人办了,身为一个堂堂男子,怎么能受这样耻辱,但是宋人受的这样耻辱还少吗?

    至于通古斯的满清,李名摸了摸那头上典型汉家发髻,没有猪尾巴,安心了。这肯定不是那个全民都是奴才的年代。

    到底是什么朝代呢,李名还真从现在所得的内容,虽然对历史知道不少,但怎么也不是专家吧,不过从服饰判断仍然是汉人天下没错。

    这个时候,屋子外面响起了脚步声音,一个低沉的男人声音响起:“小翠,小香,少爷真的醒了?”

    “是真的忠伯,少爷不但醒了,还坐起来。”一个娇脆的声音抢答道,听声音是那个叫小香的丫鬟。

    “吱”关着门被从外面打开,首先进来的是一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大概40岁左右年纪,穿着白情布衣,头上挂着方巾,倒象个教书先生。

    接着后面跟着进来两个小丫头,正是那通风报信的小翠,小香两个。从外面对话中,李名得出,这个中年男人应该就是那传说中的忠伯,应该也是照顾自己这少爷的下人,再看这架势,和这两个小丫鬟的惶恐度看来,这忠伯应该是管家一类,至少也比较有地位的。

    那忠伯进来后,果然看到李名睁着双眼,靠在床上打量他们。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快走两步靠近床沿,垂手用细语道:“少爷,您可醒了,可吓坏小的了,苍天保佑,要是您出个什么事,我怎么向老爷和夫人交代啊。”

    没法交代,已经没法交代了,李名心理腹诽。要知道此少爷非彼少爷,有这个皮,却不是那个魂,这忠伯当然是不知道的。

    李名前生是小老百姓,家里也就是普通的工人阶级,什么时候有过这样上等的经历,一时还真不知道说些什么,但是不开口晾这也不行,他张张嘴:“恩,那个,我渴了。”

    这一开口后,李名就想抽自己,真没出息,这叫什么话,跟傻子似的。那忠伯却是很理解,猛拍下自己头:“看我这糊涂,少爷都昏迷两天了,小翠你马上给少爷泡壶上品普洱来,小香去厨房吩咐张妈给少爷做碗银耳羹,少爷都消瘦了。”

    上品普洱,李名前世那样家庭什么有这样待遇,那可是腐败资本生活,在古代就是地主阶级的享受啊,丫的自己新身份难道是个大地主。

    两个小丫头麻利去干忠伯的吩咐,忠伯堆着笑脸走上前提李名摄了下被角嘴里念叨道:“小翠,小香,这两个丫头毛毛躁躁的,连个被子都没给少爷弄好,您刚刚醒来,身体还虚,可千万不能再冻着了。”

    这忠伯还真的很忠心啊,李名都有点感动了。自己往被子里缩了缩,不说不觉得,这一说觉得有点冷了。

    “那个忠伯,我没什么大碍了,不用担心,还没那么容易死。”李名安慰道

    “少爷可不要说什么死不死的,不吉利”忠伯劝说道,那慈祥态度就好象对自己的孩子。

    忽然这忠伯双眼发直,楞楞的看着李明,结巴道:“少爷,你,你,你会说话了,我没有在做梦吧?”说着在自己手上掐了一把,痛的直咧嘴。

    莫名其妙,这老头居然掐起自己。李名不懂,忙问道:“忠伯,什么叫我会说话了,我是哑巴吗。”他想起前面那乌龙误会。

    忠伯很开心,开心的泪流满面,不停的念叨着苍天有眼。听到少爷问起,用袖子抹去泪水,打出笑脸:“看我,少爷怎么会是哑巴,少爷正常的很。”

    这老头说话留一半,掩掩藏藏的。李名问不道也不想再打破沙锅,他现在急于知道年代这个事情,自己猜不出,正好拿这个“地主”来问一问。

    “忠伯,我问你一事,你得仔细告诉我。”

    “哎呀,怎当的起少爷称小的为伯,少爷叫小的李忠就行。”忠伯推让道

    古人这尊卑之分还真是很严厉,封建王朝等级制度行驶上千年,在上位者面前,花须老者也要卑躬屈膝。

    李名一现代人,让一大自己几十岁老者在自己面前恭敬还真接受不了。脑子里收罗了一遍,整了些词汇,尽量装出古人语气:“忠伯,你老比我年长,按理长辈,敬老重德乃我华夏传统,圣人之言,忠伯难道要我违圣人之训乎。”

    在现代中国早已经白话横行,省时省力,李名刮着脑子,弄出这一摊子之乎者也,自己念着差点都没咬着舌头。但是这是古代,这些古人正好流行这个,瞧那忠伯被李名这话给震惊的,就差没膜拜了。

    有这么吃惊,李名只是和这老头说说道理,按理见解说也不算高深,语法和这个时代小孩比也不见的强,怎么这老头弄的自己跟不是人一样,丫的难道我这新身份是外星来的。

    “忠伯难道我说的有什么不对,本少爷才疏学浅,有错的话,忠伯尽管指出。”李名自家知道自家事情,在古代他就是个小学生。

    “没有,少爷是个天才啊,怎么会说错呢,小的我受教了。”忠伯很激动,马上否认道。

    神神怪怪的,管你那么多。李名都糊了,不能再和这老头绕了,再绕自己晕了。他敲了下桌子问道:“忠伯,如今是什么年,当今天子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