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牛车走后没过多久,乌黑的巷子响起了激烈的脚步声,一条红色火焰长龙向这里移动。有大群人朝这里奔来,只听的有人说道:“就是那里,贼人就在那里劫持了公子。”

    大队中传出一声冷哼,有一粗诳男子声音说道:“把这里围起来,不要放走一个贼人。”一声令下,那些拿着刀枪,握着火把的人就四散开来,将这小弟团团围住。

    在火把照耀下,几个家丁摸样的人和一个穿着绣春服,带着官帽的校尉站在一起。原来是那几个逃跑的轿夫跑回去喊了人来,知州公子被劫持。府上卫队和家丁马上就拿着家伙出动了。

    因为怕晚了救不到人,也没上报刘知州。这几个轿夫也是老油子,办事特别圆滑,前边见到蒙面人拦截。这些斯丢下主子就跑了,跑的时候也极为聪明,不乱叫。要是那种边跑边喊,来人,救命的怕早就被撩倒了。

    “你们这些贼人,还不放了我家公子。”现在他们搬了大队的援兵来,胆气大增,为了表现自己忠心,也一人握着一柄钢刀冲在前面,大喊着口号糊弄人。

    一群人虎狼似的冲上去,无数火光下,整个地方凉入白昼,但是他们却扑了个空,整个地方除了一顶轿子,哪有蒙面人。领头的武官冷下脸,揪过一个轿夫,拔出刀架着他脖子问道:“哪里有贼人,慌抱军情,你知道什么下场。”

    “大,大人,小,小的没撒谎”这个轿夫吓的口齿都不清楚了,他满头冷汗环顾了一下四周。眼睛猛的一睁,伸手指着那边地上激动道:“大人你看,那边倒在地上的都是公子的护卫,公子乘的轿子也在此,肯定已经被贼人带走了。”

    那校蔚顺着目光看过去果然发现了胖子那六个护卫,如破叶样的乱倒在一地。他放开那轿夫,让几个手下把人带过来,叹了鼻子,说道:“还有气,只是昏了过去,把他们弄醒。”

    几个手下领命,这些州衙卫队都精通刑狱,对怎么把昏过去的人弄醒是十分在行。只鼓捣了几下,那些昏过去的护卫就醒了过来,得知来的人是州衙卫队,自己这些人保护的主子被人抓了,这些心高气傲的卫队都羞愧的低下头。

    他们平时自栩高手,不把等闲放在眼力,没想这次连人家的一跟毛都没碰上就被放倒了。那校尉找到姓严的剑客,问他经过。姓严的剑客说他们被贼人拦截的时候,浑身都使不出力气,连对方人都没看清楚就被放翻了,他推测他们这些人是被下了药。

    校尉听了这结果,那眉头紧紧的皱起,人现在被抓了,线索却是模糊的很,没有一点头绪,他也不知道这么办了。

    这时候他手下一个人给他出主意说道:“班头,公子想必被带走不久,为今之计是马上封锁城门,然后全城搜查,到时候贼人插翅也难飞。”

    校尉扫了那出主意人一眼,沉脸道:“封锁城们乃是大事,我可做不了主,此事还是上报知州大人得知,一切主意请大人定夺。”

    众人听了,都点头觉得有理,北宋很防备官员专权,别说他这小小的武班头,为了一己之私,关闭城门,就是一州之首都做不出来。

    果然卫队回去后将刘胖子被劫的事报告了刘老头,知州顿时怒了,在自己地盘上把自己儿子给抓了,这不是当着面掴自己脸。

    他马上下令让一些厢军进行授捕,同时让衙门的捕快调查此案。但是易州那么大,要藏一个容易,要找一个人和大海捞针差不多。还有人怀疑他们把胖子转移到城外,所以就有州衙的幕僚再次提出关城授捕的建议。

    只是提这个建议马上被刘知州骂了个狗血临头,再没有比这个更馊的主意了。要知道关闭一座城池有多影响人民的生活,而且北宋没有前唐的宵禁,晚上老早关城门不是让居民恐慌,实际上就是搜捕所谓贼人也不敢大规模的乱来,怕事情闹大了,不但让人家笑话,还落个以私忘公的话柄,到时候那个时刻盯着自己的通判只要往上参一本,自己的沙帽就怕不保。

    所以刘墀很烦躁,彻底的烦躁。他在房中跺步想着办法。外面却想起哭闹声,一个中年的妇人哭哭啼啼的闹到他这里来。

    那妇人是刘墀的夫人王氏,她哭闹着找到刘墀,泣道:“官人,东儿被人掠走,你倒是想想办法啊。”

    刘墀本是烦的时候,他老婆又来哭闹,这一州之首脑袋都要大了,本身就要国事繁忙,现在还要操>

    刘墀不由的大怒:“你还有脸说,都是你平日太纵容娇贯,养的他纨绔成性,整天无所事事,不是交些狐朋狗友,就是下青楼,飞扬跋扈,也不知道哪得罪了人,死在外面倒好,也省的我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