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本来,幽王知道这是王后以此作为陪罪,亦不打算再追究。但褒姒哪肯罢休,便饮泣着对幽王道∶“大王你不怜惜我不要紧,但万一我肚子里的龙胎有甚么冬爪豆腐,这可是大王你的骨血呀!”

褒姒本来就生成一列楚楚动人的样貌,悲泣起来更加令人我见犹怜,何况她又怀了孕,幽王自然格外痛借,当下就颁发圣旨,将太子宜臼贬到申国,接受他外公申侯的管教。

不久,褒姒果然诞下男婴,幽王借如心肝宝贝,赐名伯服。

毋凭子宠,子凭毋贵,褒姒借势向幽王献谗,要幽王废黜申王后,立她为正宫。

当晚特别曲意奉迎幽王,又为他品箫啜核,又驱动阴肌挤夹他的阳物,伺候得幽王无限舒畅。

幽王兴奋之馀,翌日便宣召三公六卿上殿,发布圣旨,将申王后打入冷宫,废太子宜臼为庶人,另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

许多王公大臣纷纷进谏,但幽王已为褒姒所惑,将谏议的人连同申王后和宜臼的亲信都一律处死。

群臣见幽王如此昏睽,稍有正气的人都纷纷告老退位或弃官归田,朝廷中只剩下石父,尹球等一班以媚谗臣为非作歹。

褒姒如愿以后,既位居正宫,又有专席之宠,可惜她天性忧郁,长日紧蹙眉黛,没有半丝笑容,使得幽王为此耿耿于怀,十分抱憾。

尽管征召全国最优良的乐工,倾尽口库最珍贵的宝物,亦无法博取褒姒一笑。

幽王于是下旨,谁能让褒姒一笑,就赏千金,封万户侯。

谗臣石父遂献计道∶“早年先王为防西戎入寇,在骊山设置了二十多个烽火台,几十架大鼓。

犬戎若来犯,就点燃烽火,使狼烟直冲云宵,诸侯望见,必发兵前来救援,山上再敲起大鼓,以壮军威。

多年来天下太平,并没有使用过,大王若偕娘娘游览骊山,夜燃烽火,诸侯发现信号,定然催军奔命而来,到时却不见贼寇,来去匆匆,白跑一趟,褒娘娘想必会情不自禁发出笑声。”

幽王果然拍手称炒,遂驾幸骊山,在骊宫夜宴,到处灯火辉煌,乐声悠扬。幽王拥着褒姒酒酣兴狼之时,即今点燃烽伙。

诸侯乍见焰火冲天,鼓声如雷,急忙调兵追将,驱动战车,连夜前来勤王。

褒姒娉娉亭婷地偎在幽王怀中,凭栏远眺,见各路军马擎火炬没山遍野奔至,宛若数十条火龙飞腾。

顷刻齐集骊山脚下,听候幽王旨令,怎料到幽王却笑道∶“寡人只是想让娘娘一览军威,并无敌情,你们可以回去了!”

各路诸侯登时惊愕得面面相戏,人人脸上呈现出形形色色的表情,既狼狈又滑稽。

褒姒见状,果然失声吃吃娇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