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我总以为宋徽宗是南唐后主李煜投胎所变。

    他们两人身上有太多相同的东西了:都是少年英俊、都是才华横溢、都是风流多情……而且都做了亡国奴。

    据说,有一次宋徽宗他老爸宋神宗到秘书省看书,看到了一幅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后来在生宋徽宗之前,宋神宗还梦到了李煜前来拜访,“……所以(宋徽宗)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关于这事儿我的看法是这样:如果把故事主人公换成宋神宗老婆、宋徽宗他妈,可能说服能力会更大一点。

    宋徽宗的皇帝位置算是捡来的。因为他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出。不过在向太后等人的力撑之下,波澜不惊的接了班。

    向太后为什么要撑他呢?

    原因很简单,在宋神宗的几个王子中,整天玩耍作乐、陶醉在艺术世界里的端王看起来最没有政治野心。而皇家的传统观念是:你想要?你想要你就说啊,你说了我也不给你;你不想要我才会给你。

    这样,就把北宋王朝款款的交到宋徽宗手上。

    可惜,宋徽宗天生就不是一个当皇帝的料。这职务风光则风光矣,但没有一点专业水准,是很难有一个好果子吃的。

    前面提到宋徽宗因为要经常微服考察东京城里的洗浴城,变着法子不去朝廷上班。没用多久,居然把东京城的洗浴城完整地考察学习了一遍。公平的说,如果宋徽宗只是贪慕女色,疏于朝政,倒也祸害不大。无非就是刺激一下内需,还能为GDP做点贡献。他却偏偏任用了一班奸臣,帮着来祸害黎民百姓。蔡京、童贯、高俅……哪个不是“奸臣榜”里数一数二的角色?

    比如,作为一个艺术家,宋徽宗非常喜欢收藏千姿百态的石头,本来这也是无伤大雅的事情。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经过蔡京等人的放大,变本加厉后,成为了一桩掠夺百姓的勾当(花石纲)。

    当时蔡京、童贯等人负责花石纲,他们指使一个叫朱勔的人,在苏州办了一个“应奉局”,专门为宋徽宗搜罗花石。朱勔手下养了一批差官,听说哪个老百姓家有块石块或者花木比较精巧别致,差官就带了兵士闯进那家,用黄封条一贴,就算是领袖的东西了,要百姓认真保管。如果发现有半点损坏,就要被派个“大不敬”的罪名,轻的罚款,重的抓进监牢。有的人家被征的花木太高大,搬运起来不方便,他们就要把那家的房子拆掉——差官、兵士们乘机敲诈勒索。被征花石的人家,往往被闹得倾家荡产,有的人家卖儿卖女,到处逃难。

    这事儿弄得民穷财尽、帑藏空虚,最后直接引发了方腊和宋江起义。

    这个政治智商近于零的北宋皇帝,艺术智商却高得离谱。

    2008年4月20日,流落台湾民间的书法珍品宋徽宗《临唐怀素圣母帖》,在香港举行的艺流国际拍卖公司春季拍卖会上,以1.28亿港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中国书画作品在全球拍卖市场上的最高成交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