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沈阳城外,保安寺的大和尚正在给战死的士兵诵念往生经文,李尽忠指挥人往车上搬士兵遗体,准备后事。

  昨日还一起喝酒的袍泽兄弟,今日就没了,不少还是死在自己人手中。

  想起这个,李尽忠就悲愤交加。

  不远处的流民营鸦雀无声,流民大多表情麻木,眼神空洞,本能的啃食着官府发的干饼,稍有动静就像受了惊的鹌鹑,全无此前对明军动刀子的血性。

  处理完之后,李尽忠瞥见方书安立在流民营之前,若有所思。

  听闻方书安所言,李尽忠一脸诧异。

  “你真的要这么干?”

  “相信我,只要一晚上,便能抓到那些叛徒!”

  听他说叛徒,李尽忠来了精神,前些日子没少输给他钱,心下又想起那事,“找不回来,你把赢得钱给俺。”

  方书安斜看着他,未曾说话。

  “唉,你是不敢打赌么!”李尽忠还拱火。

  “你自己作死,可是不赖我,上赶着送钱!且等着,你输了再给我一份钱,赢了你都拿去……”

  李尽忠才不信,方书安要是能两日破案,他敢直接给熊廷弼提亲!

  按照常理来说,他没说错,但是方书安是什么人!

  四百年经验以及各种谍战剧洗礼,自然清楚有什么样法子传递信息。

  而且,传递消息之人,定是平日里低调,晚上便四处流窜。

  散出去一些李尽忠手底下掷弹兵,让他们做好筛选标准,不过一个晚上,就有了结果。

  这些人也太按捺不住性子,到驻地的头天晚上便开始散播谣言,第二日天蒙蒙亮便开始找机会观察流民营各种细节。

  试问,有几个人流民会不忙着吃饭,而是在饭点数运进来的粮车数量,试问还有谁没事数整个留民营的帐篷数量?

  只要注意此点,想不找到他们都难。

  骆养性手下锦衣卫不能说不好用,只是他们没有搞清楚当中的思路。

  确定叛徒之后,办法就多了。

  方书安不过略施小计,就让那人说了真话,建奴是有意安排他们回来!

  至于其他的,不是那叛徒能涉及到的内容。

  方书安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和熊廷弼说说,众人也是没有更好的办法。

  流民目前看,作用是弊大于利,但是又不能不要。

  拿在手里最后不见得有功,但是赶走肯定是过。

  让他们避入关内也是不可能,关内又不是无主之地,怎么安排?

  好在,孙传庭开口。

  “既然流民回来,那便回来。抚顺城和清河城都需重建,他们又是当地人,直接派过去筑城便是。不过,如此一来,供应的粮食可能要比原计划多些。”

  粮食?

  一个字同时击中熊廷弼和方书安的心眼。

  可不是么,难怪建奴会放回来大批流民,他们在建州部处,吃的是建州粮食。来到大明,消耗的可是大明粮食。

  反正流民但是汉人,不怕熊廷弼不收!

  大军展开,熊廷弼囤积的粮食足够吃到明年开春,确保在冬日大雪封路之时,不会因为缺粮战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