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今天的天似乎格外阴沉。黄昏时分,更飘落起点点雪粒,轻轻砸在皇宫的玻璃瓦上,也重重砸在太医院院正和各位太医的心上。

    大德王朝景帝年不过四十,却积疴缠身,五年不曾上朝,一切政务交给太子陆乾与宰相苏芾处理。太子今年方才二十岁,却是极为聪慧,不仅与苏相相处融洽,对枢密院和三省六门的首脑也是颇为尊崇,赢得宫里宫外一片赞颂。

    太子之下,景帝尚有两个年幼的儿子,皇二子陆泰八岁,皇三子陆瞻五岁。太子为皇后所生,两个皇子的母亲皆为宫妃,其中二皇子的生母云妃最为尊贵,与景帝的亲弟弟楚王的正妃为同胞姐妹。

    因太子个头健硕,出生时很是艰难,皇后拼尽全力,最终仍是产后血崩,三天后便已魂归仙山。皇后临去前,拉着景帝低低哀泣,景帝不忍结发爱妻心愿难了,在皇后病榻前册立襁褓中的婴儿为太子,并赐名“乾”。

    太子此时正在偏殿等待太医院的诊治结果。天色晦暗,若有若无的几缕光影穿过明瓦,照在身着白色锦袍常服的太子身上。太子身材修长,许是勤勉政务,略有些清瘦,锦袍穿在身上显得飘逸绝尘。太子浓眉深目,鼻梁挺直,与景帝轮廓极为相像,只是眼角略略上挑,含笑时盈盈如带桃花,有丝故皇后的妩媚情致。

    景帝本已昏睡多日,太医正给太子的话里话间,传递的也不过熬上一段时间的意思。然今天正午景帝忽然清醒,给值班内侍黄大官口拟圣旨,宣远在襄阳就藩的胞弟楚王进京侍疾。

    黄大官不敢犹疑,一面遣贴身内侍去中书省通告苏相,一面自己疾疾奔进东宫。

    太子正在书房和几个幕僚盘算今冬的存粮。入冬后,北方大旱,从甘州到泰州,冬麦尽皆枯死,如果不尽快定下救济方略,恐开春后北方百姓皆面临断粮之危。

    黄大官是太后指给景帝的伴当,在宫中已度过五十年光阴,是内侍中第一要紧人物。自景帝病重后,黄大官便以太子为重,协理后宫,无不尽心尽力。

    太子忙起身,将大官引至书房内室。内室虽无人,黄大官仍附耳低语,说罢转身告退。太子对大官深施一礼,目送大官离去。

    太子思忖片刻,走出内室,让幕僚继续定制救旱方略,便去后殿换了常服,唤了东宫侍卫长陈其良陪伴进宫。

    太子缓步走出东宫,穿过睿思门,夹廊,御花园,沉玉轩,宝慧宫,再往前就是景帝寝宫所在的福宁殿。

    天空积云密集,沉沉压在皇宫之上。富丽堂皇的宫殿在冬天,也不过是枯枝败叶,毫无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