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百货商场曾经是国营的,80年代中期都还香火鼎盛,但进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城市的物资供应相对较为充足,人们购物的选择比较多,所以服务态度恶劣,商品价格机械的百货商场渐渐地就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其实全国的国企情况也都差不多,为了减负,国家鼓励私人入主国营,很多副业都甩出去了。

    魏荣的父亲有些本事,早年靠卖煤球起家,一个煤球一个煤球造成了滨江的一支独秀。89年几乎是倾家荡产承包了百货商场,别人都笑他是得了失心疯,撬国家的墙角,注定要悲剧的。事实上确实,因为政策的原因,百货商场虽然姓魏,但仍然属于国有。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罪名被送进去。

    92年南巡之后,有的地方都还在抓投机倒把的行为。不过宜城向来开放,政策敏感性虽然不说最强,但精神贯彻地很彻底,所以在90年代商业发展地很快。魏家坐上了首班车,最后完全收购了这家商场,然后把它改造成了宜城第一个商业中心。

    赵正在会客室见到了传说中的魏荣。

    看上去比印象中的还要夸张,上身穿一件粉色的衬衣,下身一条牛仔喇叭裤,可能刚去做了个头发,一头卷毛,看上去很滑稽的样子。这造型在广省不算前卫,但在宜城,绝对是独树一帜。

    魏荣看上去风尘仆仆的样子,一进门就道:“不好意思,我差点忘记了彭婉约的时间,诶,彭婉呢?”

    赵正呶了呶嘴,“在家,没来。”

    魏荣一脸阳光地笑,“这姑娘漂亮,以前我们班好多男生都喜欢。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定亲了,想想都觉得糟心。”

    赵正心说这是什么话?两人握了手,分主宾坐下。赵正叫人端了一杯茶,自己开了一瓶可乐,一边喝一边说,“晚一点我还有事,我也不是喜欢绕弯的人,目前烟草专营是我负责,你跟我说,我能做主。”

    赵正很欣赏这么爽快的人,于是便道:“那我们长话短说,我有一批货从广省来,你能吃多少?”

    “什么烟?”

    “百顺。”

    “广省百顺?”魏荣沉吟了一会,道:“我能吃多少先不说,我得先看你的手续。”

    “什么手续?”

    魏荣放下瓶子,掰着手指头,“准运证。跨省运输要广省和赣省双向准运,要么得有烟草总公司的监章合同,你有什么?如果没有手续你怎么保障供货?”

    赵正心说这不是个省油的灯,一上来就问手续,摆明了是知道赵正的货可能来路不正。一般人碰到这个问题都会虚,对于魏荣来说,一个好价钱远没有货源稳定来得有价值。

    准运证跟魏荣没关系,他只是利用这一点准备敲赵正的竹杠。赵正只看了魏荣一眼就知道他心里在打什么如意算盘,魏荣是想抓着他的这个小辫子,在接下来的价格谈判中占据制高点。

    这货看来还不是一个简单的纨绔子弟。

    魏荣从沙发里起身,转身出了会客室,然后不知道从哪里拿。

    “这是相关法律,给我们供货,光有货源可是不够的。除了准运证,你还得有专营证,少一样,你的货都落不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