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便到了十月下旬。

    江南市白天的气温依旧较高,只穿上作训短袖也不会觉得寒冷。但是一到晚上,冷风就悄悄地从各个方向吹来,无孔不入,令人初步感受到秋风的萧瑟。

    运动员们的最佳状态也已经接近尾声,最多持续到十一月初,再往后便会进入状态的下滑期,也就是冬训的时候。

    这接近一个月里,金雪保持着和往常一样的训练节奏,只是在教导六人的同时每隔一周进行一次身体数据分析。吴旭由于技术标准已经得到了改善,所以他的提升不再那么明显,此时的水平依旧稳定在七米四到七米五左右,这个时候制约他的就是身体素质了。

    其他人也都拥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杨玲由于更热爱体育研究,脑子也灵光,对于技术的吸收更加扎实。再加上她本身起点就低,虽然训练的时间不长,每天也就下午两小时左右,但她的训练效果却相当惊人。

    杨玲的短板在于太过业余,她的身体素质相对于体育学院的学生来说不会差上多少,甚至可能整体还要强上一些。

    金雪了解过杨玲的背景,她的父亲是江南大学的教务主管,母亲则是华夏青年报的副主编,优秀的家庭环境赋予了她非常强大的独立能力。她从小就在父母的培养下全面发展,在尝试过多项诸如钢琴、舞蹈、素描等多种发展副项后,她最终还是选择了体育。

    杨玲的父母起初对这一结果感到有些意外,但他们却并未强行改变女儿的兴趣爱好,而是顺其自然地培养,要求仅仅是不能影响学业。

    也正因此,杨玲虽然现在已经十九岁,但她开始系统锻炼的时间已经是十年之前了,比起高中选择走体育的学生根基扎实很多。

    不过,金雪和杨玲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下来,她发现杨玲的兴趣更在于体育比赛研究,而非亲自上场比赛。

    她对数据很感兴趣,每次拿到身体测试分析数据后,她都要第一时间拿去复印一份,而后带回宿舍进行数理统计。

    由于父亲是教务主管,她很轻松地通过父亲找到体育科学学院的负责人员,调出这几年来记录在数据库中的学生档案。杨玲的目的是学术分析,体科院当然不会拒绝。

    金雪也问过几次杨玲的数据进展,但她一直表示数据量还不够,结论不够明确。

    后天就是城运会田径比赛开始的日子。

    这次的城运会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盛会,城运会是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全国大型综合性体育盛会,以地级市(地级市、地区、直辖市市辖区)为单位组队参赛,其重要性比起全运会差不了多少。

    本次大会共设29个竞赛项目、289个小项,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台北市、台南县在内的全国78个团(队)参加了本届城运会,这也是港、澳、台三地运动员首次与祖国大陆运动员在城运会上同场竞技。

    10月28日即将开始男女百米预赛的争夺,决赛被安排在了10月30日晚上八点,收视率的黄金时间。

    早在国庆节后,于伟力就打电话问过金雪,他的意思是依照金雪的身体情况和训练安排来选择是否参加这次比赛。

    城运会虽然架势很大,但对于秦汪萍这样的顶级运动员来说没什么吸引力。她已经启程前往印度海德拉巴,参加同在十月底的亚非运动会。

    而朱娟已经回省队休整,亚锦赛后便没有参加任何比赛,倪小丽也是一样。

    总之,这次城运会虽然规模很大,但女子田径方面的竞争力不强,国内的顶级高手纷纷缺席,这也是于伟力不是特别在乎的原因。

    在他看来,金雪应该也不十分在乎这场比赛,没想到,金雪却一口应了下来。

    因为金雪知道,这场比赛赵艺婷也会参加,如果还是和前世一样发展的话,这会是赵艺婷今年状态最好的一次比赛,或许奥运b标已经近在咫尺。

    况且,就算是金雪自己,离奥运b标也还差一点点,而她的目标绝对不止于此。b标只能去一个人,只有达到a标才能派出更多的参赛运动员。

    所以,这次的城运会,也算是对于今年训练成果的一次检验。城运会后没几天就是省队冬训了,再过一段时间就是国家队集训,金雪也会从江南大学再度回到国家队田径训练中心。

    江南市是长三角三大城市之一,经济发达的同时聚集了全省最好的运动员,因此他们的队伍也是浩浩荡荡,市里负责人专门安排了豪华大巴护送着前去湘潭市。

    带队的依旧是谭鸿海,由于倪小丽不准备出手,而报名资格又有空余,所以袁玲玲也跟着一起来了城运会。以她的实力,进决赛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如果不出现特殊意外,拿牌也是有机会的。

    早上六点出门,下了大巴,已经是下午四点。

    原本谭鸿海会在到达酒店后和男女组运动员分别开个短会,来强调这次比赛的成绩目标以及注意事项。但今天,他却一反常态地留下众人在酒店休息,自己则跑出去不知道干些什么。大家倒也乐得清闲,各自去安排自己的事情。

    酒店旁不远处的一家小饭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