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东南兵事甚急,刻不容缓。1121年(宣和三年)刚过完年,正月初六上午,童贯与刘延庆等将领就离京出发。那天天气寒冷,北风刺骨,细碎的雪花在空中飘舞,一直下个不停。宋徽宗便装轻车,来到京城东门外,亲自为童贯等将领饯行。

    宋徽宗握着童贯的手,嘱咐说:“东南事尽付太傅,必有紧急不得已,可径作御笔行下。”

    宋徽宗授权童贯,关键时刻,可以皇帝的名义下达命令。

    其实,当时领导起义的不止有方腊,还有宋江等三十六人在梁山泊聚众造反。他们转战于河朔(泛指今黄河下游南北一带),攻城池,惩贪官,杀富济贫,声势日盛。

    宋徽宗惶惶不安。突然之间,繁荣昌盛歌舞升平的大宋,怎么出现了这么多不稳定因素呢?到底是哪里出了毛病?宋徽宗被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搞得有些焦头烂额。

    王黼也很忙碌,每天在崇政殿与都堂之间来回穿梭奔走。这天,王黼给宋徽宗送来亳州知州侯蒙的奏疏。侯蒙认为,宋江率众横行,官兵不抵,其必有过人之处,不如招降为我所用,建议“赦过招降”。

    宋徽宗当即采纳,颁旨招安,任命侯蒙知东平府,具体负责招降事宜。可是,侯蒙在赴任途中突然患病去世。

    这天晚饭后,又传来一个不幸消息,邓洵武也病逝了。宋徽宗心里更加不安。

    就在这时,马政与金使曷鲁等人回到登州。登州知州王师中立即奏报朝廷,宋徽宗令王师中以童贯领军南下未还为由,将曷鲁等人留在登州,暂时不要送来京师。现在,宋徽宗对于收复燕云已经没有心情了。他现在最担心的是东南局势,每天密切关注着战事进展。

    童贯和刘延庆率大军迅速南下,首先进占江宁、镇江等长江沿岸重镇,扼住长江天险,以防方腊率起义军北上,威胁东京安全。

    在镇江,童贯以皇上的名义发布悬赏令:生擒或杀获方十三者,赏官职防御使,赏银绢各一万匹两,钱一万贯,黄金五百两。

    童贯随大军继续南下。当他进驻苏州后了解到,方腊之所以能发起这样大规模的暴乱,竟是花石纲惹的祸。东南百姓饱受花石纲困扰已经多年,导致百业凋敝,民怨沸腾。

    关于花石纲,说来话长。所谓花石,就是有多种色彩和花纹的石头。最初是蔡京见宋徽宗酷爱花石,便命朱勔悄悄回江浙一带,密取当地花石进贡,布置在宫殿林苑中供皇上欣赏。

    后来规模越弄越大,蔡京干脆在苏州特设应奉局,派朱勔过去负责,专门搜寻花石竹木和珍异之物,沿水路用船送到京城。这些运送花石的船,每十船编为一纲即一个船队,沿淮河、汴河而上,抵达汴京,此之为花石纲。朱勔与地方官员,常以花石纲为名勒索百姓,中饱私囊。人们怨声载道,最终揭竿而起。此外,在苏州还设有造作局,集中数千名匠人,用金银象牙犀角竹木藤等,为延福宫和万岁山制造各种精美器皿和摆设,也不得民心。

    童贯弄清真相后,立即以皇上名义宣布:撤销苏杭应奉局与造作局,撤销花石纲。宋徽宗接到童贯奏报后,也下诏罢免了朱勔父子及其亲属的职务。

    东南地区百姓们闻讯,无不拍手叫好。

    那些日子里,宋徽宗经常彻夜难眠。方腊起义,打乱了他出兵北伐收复燕云的部署,也破坏了他的心态。

    转眼间,又到了杏花绽放的初春时节。延福宫杏冈上的杏树,这年花开稀疏零落。这种情况,往年从没发生过。宫中内侍妃嫔们都在私底下嘁嘁喳喳议论,都以为这不是个好兆头。

    宋徽宗与安妃也听到一些传闻。这天傍晚,他们悄悄来到杏冈,想一看究竟。几棵高大的杏树上,果然挂着稀稀落落的白色花瓣,令人一看就感到忧郁伤感。

    安妃姓刘,名字不详,出身于平民家庭,“本酒保家女”。她生于1088年,比宋徽宗小六岁,这年三十四岁。她十岁时,选美入宫,在崇恩宫服侍宋哲宗刘皇后。刘皇后去世后,宋徽宗将崇恩宫宫女“尽皆放归”。可是,她不愿再回到自己那个寒酸之家,于是便寄居在一个姓何的内侍家里,等待机会。

    后来,内侍总管杨戬见刘宫女面容姣好,便将她引荐给了宋徽宗。宋徽宗一见很喜欢,封她为才人,那年她二十五岁。刘才人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天资聪明,善解人意,心灵手巧。她善于烹饪,时常亲自下厨,烧几道小菜给宋徽宗吃。她还会裁剪衣服,样式新颖,每穿一件新衣服,宫禁内外都争相仿效。后来,刘才人逐渐晋升为淑妃。

    道士林灵素见宋徽宗宠爱刘淑妃,便曲意奉承,说刘淑妃是“九华玉真安妃”,他曾亲眼看见刘淑妃的画像挂在神霄帝君之左。于是,刘淑妃又被称为安妃。

    这时,两朵杏花瓣忽然从树上飘落,正落在宋徽宗肩上。

    安妃伸出纤纤玉手,将花瓣捏起来,说:“官家,花瓣落在你肩上不想走了。”

    宋徽宗笑了笑,说:“花落本无情,情人自扰之。”

    宋徽宗与安妃来杏冈赏花,目的是想放松一下心情。近来事情太多,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可是,由于一直惦念东南战事,沉重的心情始终无法排解。

    现在,方腊已聚众号称近百万,气焰嚣张,童贯正率十五万官军,昼夜与之厮杀搏战。

    内侍梁师成忽然跑来,呈上一份前线捷报。捷报中说,婺州观察使步军统制王禀,率军浴血奋战,已收复杭州城。杭州民众敲锣打鼓,走上街头,热烈欢迎王师入城。

    这个消息令宋徽宗心情很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