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就在李处温与赵良嗣秘密往来书信的时候,卧病在床的天锡帝耶律淳忽然看到一群黑色蝙蝠,在瑶池殿里飞来飞去。耶律淳对陪在身边的萧德妃说:“这大天白日里,怎么会有蝙蝠飞进来呢?它们从哪里飞进来的?快将它们赶出去!”

    萧德妃赶紧派人在大殿里驱赶蝙蝠。其实大殿里根本就没有蝙蝠,这是耶律淳的幻觉。萧德妃意识到,天锡帝病情越来越加重了。

    大殿外边,是个美丽的荷花湖,名叫瑶池,水面呈马蹄形,碧波荡漾,风景秀丽。瑶池位于皇城宫殿区核心地带,水中有一小岛叫瑶屿。瑶池殿就坐落在这个小岛上。

    耶律淳觉得自己病情时好时坏,一会儿恍惚,一会儿清醒。恍惚时,似乎看到天祚帝在夹山上打猎。清醒时,则对前途命运忧心忡忡。

    这天,萧干来到瑶池殿,向耶律淳汇报重要情况。

    萧干说:“刚得到一份谍报,说湘阴王耶律延禧在夹山,聚集了天德、云内、朔、武、应、蔚等地番汉兵马,号称有五万精锐骑兵,准备八月出夹山,奔南京而来。”

    耶律淳大惊,急忙吩咐萧干:“你赶快召集群臣,来这里商议对策。”

    南京作为辽国四陪都之一,其宫城坐落在燕京西南角,规模不大。城墙高三丈,宽一丈五。宫城是个独立封闭的区域,除宫殿区外,还有果园、瑶池、球场等。宫城正门叫宣教门,与燕京城相连接。

    北辽番汉大臣们接到通知后,陆续来到瑶池殿开会。他们望着白发苍苍、精神憔悴、瘦皮包骨、目无神采的天锡帝,既心酸又焦虑。

    耶律淳半躺在床上,对众臣说:“现在有谍报说,天祚帝将于八月,率五万精锐骑兵出夹山,来南京。你们看怎么办?”

    李处温和萧干主张,实行“迎秦拒湘”对策。所谓“秦”,是指天祚帝的儿子秦王耶律定。所谓“湘”,是指天祚帝,因为他已被耶律淳降为湘阴王。

    多数大臣都同意这个方案。可是,南面行营都部署耶律宁却提出异议,说:“湘阴王若能以残兵夺取燕京,说明其天命未尽,我们又怎能拒之?秦王耶律定是其儿子,要拒就一起拒,哪有迎其子而拒其父之理?”

    李处温闻言大怒,要以扰乱军心之罪,将耶律宁处死。

    耶律淳连忙制止,长叹一声说:“这是忠臣,不能杀啊。天祚帝若来南京,我只有一死,我无面目与他相见!”说完,竟嚎啕大哭起来。

    忽然,耶律淳一阵剧烈咳嗽,气喘吁吁,头往后一仰,晕厥了过去。守候在旁的御医们赶紧上前抢救。

    直到第二天上午,耶律淳才慢慢醒来。这天阳光很灿烂,很温暖,洒满了宫殿的木格花窗。耶律淳觉得今天特别清爽,他让萧德妃派人通知李处温前来觐见。

    不一会儿,李处温匆匆赶来,当着萧德妃的面,耶律淳给李处温亲笔写下一份委任状,授予李处温为番汉马步军都元帅,并嘱咐道:“朕死以后,你们一定要迎立秦王继位,不可有误!”

    李处温含泪答应。

    耶律淳闭上眼睛,好像睡着了。其实他并没睡,他实在是无法入睡。现在,大宋陈兵百万于南部边境,女真兵马已至西部奉圣州,天祚帝又要率军来南京。这三支利箭都已瞄向南京,南京如何能保住?

    耶律淳慢慢睁开眼,对萧德妃说:“朕死以后,你要好自为之。登基称帝之事,恐怕迟早要连累与你。时也?命也?”说完,老泪横流。

    李处温见耶律淳病情愈来愈重,于是派人通知契丹和奚族诸大臣,请大家速来瑶池殿侍疾,他想将这些大臣都关闭在宫城之中。他还计划去关闭燕京城门,将萧干和耶律大石等将领挡在城门之外。然后,再派人去雄州联系童贯,请童贯率军前来,自己则开门迎降。

    然而,当李处温赶到迎春门时,晚了一步,守门官告诉他,四军大王刚才已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