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李处温在交出大元帅委任状之后,便回家装病,不再参与政事。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他仍在暗中指挥堂弟李处能与儿子李奭,积极组建武装队伍,以备宋军攻城时做内应。

    这天,李处能妻子张氏忽然跑到相府来,对李处温说:“处能他到光明寺落发为僧了,大哥你看咋办?”

    李处温感到很意外,很吃惊:“这怎么可能?昨天我们还在一起议事。”

    张氏抹着眼泪说:“您快出面去劝劝他,让他回心转意吧。”

    李处温一口答应:“弟妹别着急,我马上就到光明寺去看看。”

    李处温猜想,很可能是处能他担心暗通童贯之事败露,害怕因此丢掉性命,这才选择出家的。

    李处能是李俨的儿子。李俨与天祚帝的爷爷耶律道宗关系密切,赐姓耶律,官至参知政事,封越国公,已在九年前去世。李处温对伯父李俨特别钦佩。

    李处温来到光明寺,希望找到李处能好好谈谈。

    光明寺住持通慧大师与李处温相识,但不很熟。他听寺庙执事报告说,李处温太尉已进山门,于是赶紧出来迎接,说:“不知太尉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贫僧告罪。”

    通慧请李处温来到客堂,小僧立即端上极品好茶。李处温只是端详了一下,摆在桌上的一套龙泉哥窑青瓷茶壶和茶盅,但并没动手。他开门见山,说明来意。

    通慧也很爽快,说:“实不相瞒,处能刚才对我讲过,他遁入佛门心意已定,从此以后不再参问任何俗事,希望太尉能理解并成全。”

    李处温说:“烦请大师让他出来一下,我有重要事情,必须要见到他。”

    慧通遗憾地摇摇头:“他说过不想见任何人,他正在面壁思过,不希望有人打扰,贫僧实在无能为力。”

    李处温也不好强逼,于是怏怏而归。

    回到家后,李处温心情很沉重,他没想到李处能会在关键时刻胆怯退出。他催促李奭说:“一定要抓紧组建队伍,加快步伐,越早就越主动,越晚就越被动。”

    李奭正在组建一支大约三千人马的队伍,其主要帮手是耶律策、高勰和马谔。耶律策是宫城护卫,高勰是衙兵都头,马谔是秘书少监。他们几个人正分头四处联络,以重金许诺,秘密招募勇士。

    涿州留守、常胜军都管押郭药师,这天从涿州来燕京,吊唁天锡帝耶律淳。郭药师是渤海铁州(今辽宁鞍山)人,年轻少壮,体貌伟岸,性格沉毅果敢,以威武统御军队,在军中威望颇高。

    郭药师参军入伍时间并不很长。六年前,即辽国天庆六年(1116),正月初一晚上,东京裨将高永昌起兵叛乱,杀死东京留守萧保先,自立为大渤海国皇帝,占领辽东五十余州。天祚帝派遣南府宰相张琳领兵前去讨伐,张琳在沈州(沈阳)被女真人击败。后来,天祚帝又授予燕王耶律淳为都元帅,令他前去征讨。耶律淳在辽东招募饥民,组建了一支军队,号称“怨军”,意思是抱怨于女真人的军队。郭药师就是这时参军入伍的。

    怨军共有两万八千多人,分为前宜营、后宜营、前锦营、后锦营、乾营、显营、乾显大营和岩州营八个营。队伍成立后,接连发生内部叛乱。特别是去年春天,怨军将领董小丑因为征讨利州不利,又发生叛乱,而被耶律淳下令处死。董小丑手下将领罗青汉等不服,率军叛乱,并攻打锦州。郭药师及时出手,将罗青汉等叛乱分子杀死,立下战功,脱颖而出。此时,郭药师只是怨军中的一名普通将领。随后,天祚帝令萧干和耶律余睹领兵前来怨军进行整顿,以解决持续不断的叛乱问题。

    耶律余睹的意见是灭掉怨军,他说:“前年两营叛,劫掠乾州,已从招安。今岁全军复叛,而攻锦州。苟我军不来,城破则数万居民被害。所谓怨军,未能抱怨于金人,而屡怨叛于我家。今若乘其解甲,遣兵掩杀净尽,则永绝后患。”

    萧干不同意,说:“亦有忠义,为一时胁从者,岂可尽诛杀之?”

    萧干对怨军进行了大规模整编,只留下两千人马,编为四营,分别由郭药师、张令徽、刘舜仁、甄五臣四人统领,其余人马分散派遣到各路禁军之中。

    从怨军的短暂历史不难看出,这是一支有着叛变传统的队伍。

    耶律淳称帝后,萧干推荐郭药师来燕京担任皇宫殿直,即皇帝侍从官。后来,耶律淳将怨军改称为常胜军,并擢升郭药师为卫上将军、都管押常胜军、涿州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