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北宋末年,东京城里夜生活很丰富,可谓多姿多彩。酒楼与茶楼鳞次栉比,许多商家通宵营业。大街小巷路边上,到处都有小酒馆,最著名的是州桥夜市,即从朱雀门往南,一直到龙津桥一带。特别是自汴州桥再往南,每天晚上,一街两行,路边摆满了桌椅板凳,全是叫卖各种小吃的店铺,这里就是所谓的东京夜排挡。这里人头攒动,几乎是夜夜爆满,喝酒猜枚,直至三更。

    北宋末年,东京城里的住宅区与商业区已打破界限,商业活动也没有时间限制,既有夜市,也有早市。商业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市民娱乐生活的发展。城中有许多勾栏瓦舍,或说书唱戏,或歌舞杂技,或踢球比赛,或武术表演,观者如潮,热闹非凡。

    当然,东京城最有名的夜景,当属樊楼灯火。

    北宋末年,东京城里的酒店分为“正店”和“脚店”。规模比较大的、拥有卖酒权的称为“正店”,反之则为“脚店”。东京城内“脚店”数以千计,而“正店”只有七十二家,樊楼则是七十二家正店之首。

    樊楼又名矾楼,坐落于御街北端的景明坊,与皇宫东华门隔街相望,位置优越,周围店铺林立。它是一组由东南西北中,五座三层楼组成的建筑群。五座楼皆灰瓦青砖,雕梁画栋,之间有廊桥相连,浑然一体。西楼是主楼,最高大,站在西楼上俯瞰,皇宫大内一览无余。为防不良之徒偷窥禁中,开封府有令,西楼的二楼与三楼,不准对酒客开放,禁止酒客登临西楼眺望。酒客可登临北楼欣赏艮岳,也可在南楼凭栏观赏州桥夜市。

    樊楼整栋建筑呈东西走向,庭院深深。东楼临街,装饰典雅,门楼宏大,瑰丽壮观,凸显出京城第一酒楼的豪华气派。

    东京城各大酒楼都有自己的专业歌姬舞女,这是其招徕生意的重要手段。樊楼的艺伎更是美艳绝伦,名冠天下。她们多才多艺,或浅吟低唱,或婆娑起舞,“望之宛若神仙”。在众多艺伎中,最有名的是李师师。她和宋徽宗的浪漫故事,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每当夜幕降临,樊楼光珠耀目,远望恰似天上仙界,近看则是仙女如云。这里有天下最好吃的山珍海味,这里有天下最美的美女,这里是天下最富贵之人最喜欢云集的地方。

    “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

    樊楼是东京城的象征,既有繁华富丽的外表,也蕴藏着腐败与堕落。

    这天,乌歇向赵良嗣表达了想到樊楼见识一下的愿望。赵良嗣感到很为难,说:“樊楼是京城第一酒楼,每天都有上千人在那里宴会。要是去的话,必须提前预约。”

    高庆裔也知道樊楼大名鼎鼎,他甚至还知道,樊楼上专门设有皇帝御座,还给名妓李师师专门设有琴房。宋徽宗与李师师的浪漫故事,已传到塞外。

    高庆裔说:“樊楼名冠天下,若赵馆伴能带我们一睹其风采,岂不大快人心!”

    赵良嗣想了想,回答说:“那好吧,我请示一下王相公。”

    其实,东京城各驿馆住宿膳食条件都很好,还配有专职翻译、厨师和医护人员。朝廷一般不安排外国使者在驿馆之外的酒楼设宴,因为这牵涉到安全与保密问题。

    听了赵良嗣的汇报,王黼一口否定:“去樊楼不合适,这没有先例,对金使的要求不能太迁就。”

    赵良嗣说:“皇上说过,要尽量满足金使的要求,这对巩固联盟很重要。”

    王黼想了想,不敢独断,于是与赵良嗣一起来到崇政殿,请示皇上。没想到,宋徽宗很爽快地说:“可以去樊楼,让他们开开眼界。至于押宴大臣,朕以为规格可以高些,让梁少傅出面。”

    梁少傅即宦官梁师成,这天晚上,他遵旨在樊楼一个豪华包间里设御宴,招待乌歇和高庆裔。

    梁师成聪慧狡黠,熟习文法。自政和年间受宠以来,一直是宋徽宗身边的大红人。朝廷建造明堂时,他担任都监。

    梁师成自称“苏轼出子”。传说苏轼远谪之时,曾将家中一名侍婢送与友人梁氏,后来,那名侍婢不足月生下梁师成。对此事史家多含糊其词,但也未遭到苏家否认。据说,梁师成顾及兄弟情谊,曾对家中帐房说:“凡小苏学士用钱,一万贯以下,不必告我,照付就是。”

    苏轼的文章曾被朝廷禁止印刷,梁师成问宋徽宗:“吾先辈何罪之有?”

    自此以后,苏轼的文章慢慢解禁,开始流行。

    粱师成善于揣摩皇上心意,善于奉迎,但他并不是没有主见之人。对于宋徽宗联金灭辽收复燕云战略,一开始他并不赞成。他认为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曾多次委婉劝说宋徽宗,试图让其放弃。

    然而,最近以来,梁师成态度忽然发生逆转,对收复燕云不仅积极支持,而且还不断建言献策,推波助澜。对于梁师成的这种转变,宋徽宗并不感到奇怪,认为这很正常。因为,现在形势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朗,北伐军已越过白沟河,向燕京挺进,并且初战告捷。辽国灭亡在即,燕京已成大宋囊中之物,收复燕京指日可待。

    夜幕渐渐降临,东京城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芳香。樊楼的厅堂雅阁的灯烛,也都明亮起来了。达官贵人富商阔佬们,开始从四面八方向这里涌来。

    乌歇和高庆裔在赵良嗣陪同下,朝樊楼走来。只见门前彩灯高悬,明皇耀眼,车水马龙,华盖云集。走进东楼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数百名浓妆艳抹的歌舞美姬,她们聚集在廊檐之下,等待客人召唤。

    乌歇脸色很兴奋,目光在这些姑娘的脸上身上不停地打量。他的魂魄仿佛都被这些美女给勾走了,他一边走一边回头张望。他见过美女,但这么多的美女聚集在一起,还是头一回看到。

    赵良嗣介绍说:“这些都是歌姬,有的擅长歌舞,有的善于弹奏,但也有些只会伴坐陪酒。这都是些大众货,没啥品味。”

    乌歇是女真勃堇,即女真族部落首领,平生有四大爱好:权、财、色、酒。这座樊楼,恰好就是这四种生活相汇合之处。他觉得,大宋真是一块有福之宝地,大宋人每日都生活在天堂之中。

    高庆裔与乌歇不同,他只不过是一名翻译。他崇尚权力,他认为有权就有一切。他在粘罕面前表现很积极,经常献计献策,故而获得粘罕的青睐,并成为其心腹之一。

    高庆裔对于酒色,向来谨慎为之。他不是不爱好,而是时刻提醒自己,要把握好尺度。要把握好时间地点和条件。他知道,历史上有无数英雄豪杰栽在美酒杯中,或者倒在石榴裙下。

    梁师成坐在西楼二楼一个贵宾房间里,等候金使。这里很安静,普通酒客是上不来的。房间布置得很雅致,吊窗花竹,帘幕垂悬。墙上有两幅书画,都是苏东坡真迹。梁师每次来樊楼请客,都要来这个房间。这个房间叫东坡明月阁,是梁师成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