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易州高凤叛变投宋,令萧德妃很愤怒,可又很无奈。目前她手中只有两万来人马,一半交给了耶律大石,驻守在居庸关一带防御金军。另一半交给了萧干,驻守在卢沟河一带防御宋军。燕京城内很空虚,守城人马不足千人。

    这天下午,萧德妃走出元和殿,沿着瑶池岸边的鹅卵石小路漫无目的地走着,一群侍卫紧跟在身后。

    瑶池中荷花已经败谢,只剩下残梗断颈和一片片枯黄的浮萍,景象惨淡。湖面上微澜不兴,好似一潭死水。萧德妃抬头,仰望了一下天空,只见一团团乌云由西往东滚滚而来,云层越积越厚,一场暴风雨似乎即将到来。

    萧干忽然追赶上来,说:“太后,对涿州情况臣心里没底,想亲自去看一看。宋军下一个目标肯定是涿州。”

    萧德妃停下脚步,说:“我看郭药师也不可靠。汉官没有一个可靠的,他们迟早都会投降大宋的,应把他们全部杀掉。”萧德妃眼里猛然闪出一道寒光,令人不寒而栗。

    萧干说:“郭药师并不是汉人,是渤海人。他在常胜军中威望很高,常胜军现有八千多人马,臣想将这支队伍充分利用起来。”

    萧德妃说:“那好吧,你速去速回。”

    萧干问:“居庸关那边情况怎样?”

    萧德妃说:“据大石林牙报告,女真主力依然驻扎在奉圣州一带,牧马休兵。前些日子,西夏曾出兵数万,进攻天德军,被女真打得落花流水,死伤惨重。”

    女真人为何迟迟不向燕京发动进攻?原因是什么?萧干感到很不解。他还不知道女真与大宋早已建立海上之盟。现在,他的主要任务是防御南线,他没料到宋军这么快就开始出兵北上,他想利用郭药师的常胜军在涿州设立一道防线。

    郭药师虽然人在涿州,但心系燕京。上次吊唁耶律淳时,他就感觉宫中形势诡秘,快速离开。回到涿州不久,得知自己几个随从在燕京老屋被萧干逮捕,这让他有些惶惶不安。尤其是,其中一个随从还揭发了李处温私通大宋宣抚使童贯,导致李处温父子被萧德妃处死,这更让他心神不安。近来,燕京又传出消息说,萧德妃近期可能要大规模屠杀汉官,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让他心惊肉跳。现在,他每天都密切关注着燕京的动向。

    闻听易州高凤降宋,郭药师心里为之一动。他觉得自己也可选择这条路,虽然自己与大宋没有往来,可心里早就很向往那个天朝大国了。

    正当郭药师心里酝酿着降宋,但还迟疑不定时,忽然得到报告说,萧干要来涿州,这让郭药师大吃一惊。他想,此时此刻,萧干来涿州干什么?莫非要来逮捕自己?

    郭药师赶紧召集张令徽、刘舜仁、甄五臣等心腹爱将,来到密室商议。郭药师说:“萧干此来,不知是何用意,你们看该如何应对?”

    刘舜仁说:“萧干来涿州肯定没什么好事,我觉得,他很可能是来执行萧太后密旨,要抓捕我们。”

    张令徽说:“咱们干脆也像易州高凤那样,降宋献城,既可以保命,也可以保官,何乐而不为呢?”

    众人望着郭药师,等他做决定。

    郭药师见时机已成熟,低声说:“这个办法,我看行。别无他法,不是我们不忠于大辽,实在是被迫无奈啊。”

    甄五臣建议说:“咱可在宴请萧干时,逼迫他一起降宋。如果他不肯降,就将他囚禁起来,作为见面礼送给大宋。大宋皇帝肯定很高兴,而燕京卢沟河防线也会因失去萧干而瘫痪,这对大宋收复燕京很有意义。”

    众将都赞成,只有郭药师摇头,说:“你们也知道,萧干对我有恩。让我加害于他,我还真下不了手。这样吧,到时候视情而动,但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许轻举妄动。”众人都答应。

    萧干来到涿州后,郭药师在涿州最豪华的酒楼设宴,热情接待。他恭恭敬敬地双手捧杯,向萧干连敬三杯:“恩公是我郭某的再生父母,郭某至死不忘。”

    萧干微微一笑:“郭将军言重了,你我同朝为官,都在为保住大辽江山社稷而出力,不必客气。”

    郭药师说:“恩公既然提到江山社稷,属下也谈点看法。现今,天祚帝弃国而逃,天锡帝染病归天,萧太后政纲混乱。我看大辽内忧外患,气数已尽,社稷江山即将不存。不如恩公带领我们一起投靠大宋,另寻出路,恩公以为如何?”

    萧干一听这话勃然大怒,腾地站起来,指着郭药师的鼻子说:“真没想到你郭药师也有叛逆之心!我真是瞎了眼!你这个官职,还是我向朝廷举荐的,朝廷待你不薄,委你重任,你竟然要背叛朝廷,你良心何在?叛臣自古就没有好下场!你真是太令我失望了!”

    郭药师任凭萧干劈头盖脸一顿训斥,低头不语。

    甄五臣两眼一直盯着郭药师的脸色,只要郭药师一个暗示,甄五臣就会指挥伏兵一拥而上。

    萧干这次来涿州只带着自己的卫队,仅有百十号人马。他觉得郭药师叛变之心已定,自己再呆下去恐怕要有生命危险。他已从甄五臣的眼神中感受到了杀气。他觉得自己必须马上离开涿州,离开这场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