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天,郭药师给甄五臣留下三千兵马,让他守卫涿州,自己则遵照童贯命令,率领其余将士向易州进发。易州现在由北伐军副都统何灌兼任知州。何灌也已接到童贯命令,准备接收常胜军。

    何灌这年五十八岁,身材高大,性格豪爽,他是武选登第,长期在童贯手下带兵,在与西夏作战中,以臂力大善于射箭而闻名。

    原易州知州高凤以年迈体弱为由,向朝廷申请致仕。宋徽宗已批准,并在东京城内赏赐给他一套宅院。高凤计划于近期带上家眷去往京城,颐养天年。在与何灌办理交接工作时,高凤说:“三十年前,也有一位叫何灌的将军,曾在边界两军阵前,向山中连射数箭,箭头深陷山石,力拔不出,辽军深感震撼。”

    何灌笑了笑,说:“那就是在下。”

    高凤仔细端详了一下何灌,肃然起敬。

    何灌回忆说:“那一年,天气异常干旱,辽国人时常越境取水,引起了边境纠纷。何某受命前去处理,重新划定边界,并通知辽国,不许再越境取水。可是,辽国不仅不听,反而派出军队掩护百姓取水。何某闻讯也率军来到阵前,为震慑辽军,朝山中石壁连射数箭,辽军于是撤退,从此再没越境。”

    高凤说:“那时候,高某也在军中。见宋将朝山中石壁射击,高某随即派人到石壁前查看,只见箭簇没入石中,力拔不出,很是神奇。当时我想,若是这箭簇射入人体,那还得了?全军非常震撼,于是撤退。后来我才知道,那员大将名叫何灌。”

    何灌很感慨地说:“三十年过去了,弹指一瞬间啊。”

    这时,有人报告说,郭药师率常胜军到达城外。何灌马上出城迎接,请郭药师进城赴宴。郭药师婉言谢绝,说:“下官要立即赶往雄州,拜见童太师。”

    刘舜仁、张令徽等将领,请求跟随郭药师一起去雄州,被郭药师拒绝。郭药师将五千常胜军人马交给何灌后,仅带数十骑亲兵,往雄州驰去。

    来到雄州宣抚司,郭药师向童贯行跪拜之礼,说:“药师乃僻陋之人,猥猥琐琐地守在涿州,早就想投靠大宋,可是一直没有机缘。直到近来,闻听王师已开始北伐,谨率领同属,请求效命于宣抚使麾下。”

    童贯快步上前,将郭药师扶起来,说:“快快请起,早就闻听郭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郭将军能识时务,顺潮流,回归大宋,共图大业,实乃英雄之壮举。”

    接着,童贯向郭药师出示了任职诏令,即宋徽宗御笔手诏。郭药师又赶紧跪下,稽首长拜。随后,童贯召集蔡攸、刘延庆等人,与郭药师一起开会,商议进军燕京大计。

    郭药师说:“燕京城内情况我比较熟悉,可以做向导。燕京城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四方有八个城门,东为迎春、安东,西为显西、清晋,南为丹凤、开阳,北为通天、拱辰。城内街道纵横,主要干道有东西和南北两条。城内划分为二十六个坊,各坊皆有坊门和围墙。”

    童贯问:“宫城在什么地方?”

    郭药师回答:“宫城在西南角,规模不大,但四面城墙很坚固,皆有城门。”

    刘延庆问:“燕京城墙多高?”

    郭药师回答:“城墙高三丈,宽一丈五,十分牢固,易守难攻。”

    蔡攸问:“城内有多少人口?”

    郭药师回答:“不少于三十万。聚族而居,各族很复杂,汉人居多,但势力最强的是契丹和奚族。”

    刘延庆说:“听说奚王萧干又叫四军大王,用兵很有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