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哇哦!

    从前小说里才会出现的灯会,现在她就身处其中。

    林婉儿左瞅瞅右看看,一双眼睛比沿街挂的灯笼都要亮。

    两个孩子也和她一样,小嘴惊讶的张开,到处看。

    刘绣绣充当解说,给几个游客讲解灯会。

    “…现在这里人多,再往前走就好了。前面有好多个猜灯谜的小摊,还有只在元宵节才开门的糖糕铺子。

    快结束时河边还会放烟花,到时候逛完了咱们早点过去,占个好位置。”

    人挤人,刘绣绣费劲的靠过来指给林婉儿看。

    “你看,那些就是猜灯谜的小摊,外面这些都太简单彩头都没什么意思。”

    林婉儿看去,离小摊还有一段距离就能听到吆喝声。

    “弟兄五六个,围着圆柱坐,大家一分手,衣服都扯破。”

    大蒜。林婉儿默默在心里说出谜底。

    这些小摊说的谜语通俗简单,谁来都能答上几个,彩头也多是些小玩意,小孩玩的拨浪鼓林婉儿就瞧见好几个。

    她们也没在这里多停留,随着人群继续向前走。

    林婉儿一家总能被街边的新鲜东西吸引目光,但刘绣绣却目不斜视只往前看。

    林婉儿有些稀奇,今天这人怎么不爱凑热闹了。

    便开口问道:“这是怎么了?可是觉得无聊了?”

    刘绣绣闻言回头,摇摇头:“没啊,这些都是小把戏啦。”说着伸出手指晃了晃,“今天可是诗会可是邀到了柳大人,柳大人在前,这些小把戏都不值一提。”

    林婉儿这才想起来,之前便听她说过,灯会这天柳大人会来。

    但她却不好奇,比起柳大人,街边的小摊更吸引她。

    看着刘绣绣兴致勃勃的样子,她也没多说,只跟着向前走。

    “听人说,柳大人今年二十八岁……”刘绣绣想了想补了一句:“大概就比我爹小个十岁吧。”

    啊……

    林婉儿脑海中浮现出刘掌柜的摸样,原来刘掌柜还不到四十岁啊……

    她第一次见刘掌柜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脸上和手上的皱纹,虽说是大酒楼的掌柜,但也不见得是养尊处优。

    刘掌柜脸上细密的皱纹和有些黑釉的手,让她一度以为刘掌柜已经快五十岁了。

    听着刘绣绣的话,林婉儿只想再次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真苦啊。

    说到这里,她不禁对刘绣绣之前评价这位柳大人的话产生了一丝怀疑。

    快三十岁的古代老男人,真的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吗……

    刘绣绣一颗心都放在了前面的诗会上,根本分不出心思看其他。

    林婉儿便和她说道:“绣绣,你先去诗会那里,我等下过去找你。”不仅两个孩子,林婉儿她自己也想仔细逛逛,毕竟好多东西都是没见过的。

    刘绣绣犹豫了一下,她既想快点到诗会那里,又不想扔下林婉儿,一时没有回答。

    林婉儿看着她的表情都皱起来了,“正好我没来过灯会,还得仔细逛逛,你先去帮我们占个好位置嘛。”

    “那好吧。”刘绣绣答应下来,然后给林婉儿指路:“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就成,最热闹那里就是了。”

    林婉儿笑着应下,刘绣绣这才放心的走了。

    灯会人实在是太多了,林婉儿自己带不过来三个孩子,刘绣绣打包票能带好小妹,林婉儿也没别的办法,只好麻烦刘绣绣帮忙了。

    剩下大娃二娃被她牵在手里,周围人来人往,林婉儿生怕两个孩子被挤走。

    好在就像刘绣绣先前说的,往前走没一会儿,人就少了,没那么拥挤。

    林婉儿带着两个孩子,挨个摊位瞧过去。

    比起前面的小摊,这些摊位的彩头明显好得多。

    玉面狐的脸谱面具、成色还可以的玉佩、还有很多做工精细的小荷花河灯。

    林婉儿一眼便被这些精巧的小东西吸引了目光。

    “老板,这个怎么得?”林婉儿指着河灯问道。

    老板答道:“两文钱就可以参加灯谜,答对五题就能拿走河灯。”

    林婉儿期待的看着小河灯,眼神中满是势在必得。

    两个孩子也一脸期待的看着林婉儿。

    半截白,半截青,半截实在半截空,半截长在地面上,半截长在土当中。【1】

    水上生个铃,摇摇没有声,仔细看一看,满脸大眼睛。【2】

    身穿黄色羽衣衫,绿树丛中常栖身,只因歌儿唱得好,博得许多赞美声。【3】

    不是病也是病,打一字。【4】

    才进去就关门,打一字。【5】

    五个灯谜答完,小河灯顺利到手!

    林婉儿又换了两家猜灯谜,给大娃拿到了一本小人书,给二娃拿到了一把木剑。

    两个孩子都拿到自己心意的东西,开开心心的跟在林婉儿身后。

    也逛的差不多了,林婉儿买了些糖糕就准备去找刘绣绣。

    只是再向前没走几步,林婉儿便走不动了。

    只见前面的摊位上挂着一个精致的兔子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