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天语文课,潜小麦第一个把这张华丽丽的图文并存的家庭作业交了上去。

    蓝亦凤接过来,看了那超级抽象的怪物,倒是见怪不怪。反倒觉得潜小麦这字在一年级小学生中间颇为难得。虽然作业不整洁,比例大小不一,却胜在字形大方有劲。不由多看了潜小麦几眼,小小的个子仅高出小课桌半个头儿,到底是小孩子心性,想必写着写着就玩起来了。

    蓝亦凤按顺序向后面的同学收作业去了。潜小麦那个郁闷啊。为毛,为毛我是第一个呢?现在她终于能理解,为什么以前那么多同学想坐最后排了。昨晚,潜小麦也是想过要补救的。无奈,白纸背后那面也被墨水晕得乌七八糟了。想去杂货店里拿张白纸重写一张吧,这晚上又没电。当然不用说了,潜小麦没有其他重生女主那份技能,硬是把废物变成宝,轻轻挥就笔墨,三下五除二,就能把那只有潜小海认识的“宝剑”变成惟妙惟肖的插图。

    呃,潜小麦再次鄙视自己没特长技能。

    蓝亦凤沿教室走了一圈,又在讲台上仔细看了一遍全班同学的人生第一份作业。决定检查一下成效。她的方法就是按顺序把同学叫上黑板写自己的名字。

    潜小麦,顺理成章是NO.1。上去拿起粉笔,站上专门给矮个子同学准备的长条凳,吱咯吱咯在黑板上写了一通。写完还臭美地顾自欣赏了一下,好歹昨天练过了,怎么看都感觉顺眼多了。没成想,小身子过于往后仰,趔趄了一下,眼看着就要四脚朝天。幸亏蓝亦凤手眼快,在落地前扶住了。教室里那个热烈呀,潜小麦那个窘迫呀,当场恨不得找条地缝遁形了事。蓝亦凤见潜小麦满面潮红,不由好笑,这孩子怎么毛毛躁躁的,拍拍她的肩宽慰了几句便让她回座位去了。虽然她也惊讶于潜小麦完全正确的笔划顺序,但一想也不觉得奇怪了,许是老潜在家里教过了。

    有道是:“没有最怪,只有更怪。”

    对一年(1)班的同学来说,昨天的家庭作业在白纸上照样子画圈圈,模拟模拟名字还勉强可以,但离了样本在黑板上默写就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了。

    于是,有人愣在黑板前,写写擦擦,擦擦写写,愣是把那一小块地方擦得雪亮雪亮;有人捏粉笔的手都握成了拳头,写个字跟打架一样;也有人由于时间限制,只写了个姓;也有人写是写出来了,却是缺点少撇;更有天才的,还独家开起了造字厂。“方英”缩写成了“方央”,“郑福玉”变成了威风八面的“郑王”,“林妙”摇身一变成了“林女”,“陈祖平”无师自通还替自己改了名字“陈一半”……

    蓝亦凤一边点评,一边笑得抑不可制。教室里更是闹翻了天。小朋友们你笑我,我笑你,哈哈笑完了别人,才想起待会儿自己也是要上的,又是兴奋又是紧张。潜小麦那点小插曲跟这些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早烟消云散了。

    当然了,也有人写得不错。尤其是那个叫孙红梅的女孩子,写得特别好,比例结构线条都很匀称。身上穿的衣物也不同于一般农村孩子都是卡叽布、的确良的,她穿了件喇叭形稍厚的棉质蓝裙子,清清爽爽,整个人看上去就是一朵赏心悦目的花儿。

    令潜小麦最激动的是,她终于发现同道中人了。“阮慧慧”,那个粉嘟嘟穿着粉红衬衫的小女生,写的字跟昨天的潜小麦一样,笸箩般大,三个字,还呈阶梯形越写越大。OMG,最后那个“慧”,都整整有16开纸张那么大了。整块黑板她占的比例最大了咯。想必昨天家庭作业全班数她最省心了,三五个名字就搞定了。

    蓝亦凤检查完作业还算满意:孙红梅、潜小麦、钱中良、李贤君、杨超这几个学生都写得又对又好。其他同学也不错,刚入学一次家庭作业就能收到这个效果很难得。写名字算是一次入学测试吧,经过摸底,蓝亦凤对这个班级很有信心。

    语文课最后时段,蓝亦凤特别表扬了孙红梅。她把孙红梅写的白纸作业高高举起,在教室里来回走动。潜小麦弯过头去一看,天哪,密密麻麻,都是“孙红梅”三个字,还都成列成排对得齐齐整整。更令人吃惊的是,连背面都写完了,一点空隙都没浪费。强人啊。

    所以,当蓝亦凤宣布孙红梅为班长时,全班万籁俱寂。孙红梅就用一张白纸悄无声息地征服了一年(1)班同学。

    此外,同时当选的还有学习委员李贤君、文娱委员阮慧慧、纪律委员杨超、体育委员叶海伟、卫生委员陈祖平。

    噼噼啪啪热烈的掌声中,一年(1)班六大巨头粉墨登场。

    上午放学,潜小麦和潜小芬一起回的家。今天的潜小芬,拨开云雾见日出,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儿。因为她当上文娱委员了,是个老师亲自任命的“小官”了。人逢喜事精神爽,快到家门时,这家伙一马当先闯了进去,嚷嚷着向蓝妹儿报喜。

    蓝妹儿喜出望外,立马朝堂屋里做蔑的大舅喊话:“松玉啊,我们家小芬做上‘委员’了。”

    咳咳,刚进门的潜小麦差点被口水呛到。嘴里喃喃着:“以后谁要说农村人不懂幽默,我跟他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