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经过长长的之字形阶梯,在寂灵三人面前,阶梯的尽头是一个小平台,通向一扇约十米高五米宽的石质大门。门上雕着的图案,纹饰精美,线条古朴。主图为两位女性人身蛇尾的形象,两条蛇尾的最末端勾缠在一起,两个图案雕刻的外形几乎一模一样,分别反向刻在两扇门扉上。不同的是两个形象身后的背景,左侧刻的是火饰纹,右侧刻的是水饰纹,看起来应该绝不相容的两侧,下端却又以蛇尾相交来表达互生互依的含义。

    “这个门…”寂灵昂起头,望的脖子酸疼,颇觉震撼,“真是巨大啊…”

    “嗯。”张道琨用手电从上到下扫视着。

    “这么重的门,怎么打开呢?”寂灵走近,摸索着感受石头的厚实感。

    张道琨把手电换到左手,走近石门,在两条蛇尾交缠的地方,自然的弯曲度围出中间一个凹陷,大小正好比一个成年人手臂略粗一点。将右手伸进那个凹陷当中,发现深度可以一直没到手肘,摸到一个石质圆环,握住往外一拉。随着一阵锁链拖动的声音,石门朝外缓的打开,原本沉寂的灰尘被惊动,飞舞着扬起一股被时间遗弃陈腐味。

    “咳…”

    只能听见站在门边的寂灵,不提防吸入灰尘捂住嘴的咳嗽声,在黑暗中回荡。除此之外,再没有丝毫的动静,因为太过宽广,照不出门后那一边的全貌。

    三人互视一眼,慢慢走进那扇大门。从这空荡荡的样子来看,朴素的根本不像是张道琨原先猜测的宫殿,只有脚下的雕花地砖,镂空与实砖相间,倒还有点精心的感觉。

    这镂空地砖就是刚才七星阵石室的顶,顺着地砖的位置,找到刚才捡到袁惜手表的文曲位。

    相距很远就能看见大约是在文曲的位置,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一动不动的横陈在那里。看形状不会是一个活物,走过去看看果然是正在文曲位置上,一个巨大的石椅立在那里。石椅整体高约三米,长约五六米,座位都有一米多高。石椅上没有过多的装饰,只有两边扶手与四角有雕出最简朴的纹路。

    趴在地上从石砖的缝隙间往下照去,能看见玄鸟隐隐约约的影子,应该就是这里没错。

    趴在地上的寂灵确定这个地方就是袁惜经过之处,看张道琨和刘岱两人绕着巨大的石椅观察,便走过去攀上石椅,东敲敲西敲敲说:“哪个人弄这么大的凳子呢?爬上爬下的多费力。”

    “也许不是人…”

    刘岱的话寂灵压根没往耳朵里听,从上面没有发现,旋即无趣的跳下来,朝四周大喊道:“袁惜!二白!”

    传回到耳中的只有自己的回音。

    “这里…”从刘岱发出声音的地方,地上的镂空石砖被砸开一个洞,不知是何原因。

    难道她们已经离开了这里?寂灵看了张道琨一眼,又看看石椅面朝的方向。既然这是个大殿,而这么大的石椅也不可能轻易的移动方向,那么石椅面对的方向,应该就是正殿出入的方向。想要离开这里一定要通过大殿,袁惜她们肯定也是这样想。

    三个人都心知肚明这一点,看看周围并没有袁惜留下的线索,刚刚在阶梯中也经过了彻底的休息,现在也就不再停顿。

    在黑暗中没有参照物,人很容易就走成一个圆圈轨迹回到起点,幸好袁惜的手表有指南针的功能,定下角度后,三人朝石椅对面的方向摸去。

    三个人当中只有寂灵的手电去向不稳,不停的东摇西晃上看下看,刘岱在心里骂她小儿多动症不下十遍。

    “什么…”看来看去的寂灵若有所思的好像发现什么,正打算要说,被前面张道琨停住脚步的动作打断。

    寂灵自然的朝前面望去,发现前面影影绰绰、整整齐齐的排列着一些形状各异的东西。离的最近的像是跪在那里的人形,头上还戴着巨大的奇怪头饰,应该是官帽,可是完全看不出它是属于什么时代的特征,不过寂灵对这些也不怎么了解,反正从没有看见过就对了。

    “下跪者何人?”寂灵看这些跪的东西整整齐齐,豪不动弹,应该是石雕,没什么危险性,又开始絮絮叨叨,“跪着下蛋者何人?”

    被刘岱推了一把,才严肃起神色的说:“这里又不是陵墓,怎么会有这么多跪着的文武百官石像呢?”

    浩浩荡荡的阵势,视野内这些石像望不到头,不知道这个大殿究竟多宽广。

    张道琨已经走到石像旁边去挨个看,寂灵奇怪的很,这种石像看两个象征性的了解一下不就行了么,有必要一个个看?于是撇撇嘴,走向第一个注意到的,戴着奇怪头饰的石像。蹲下来凑近打个照面,寂灵忍不住啐的暗骂一句,怎么搞这么奇怪的石像放在这。

    原来那个石像并不是戴着奇怪的头饰,而是因为不是人类的脑袋,是一个龙的脑袋,可是身子却是普通成年男性,身上穿着的衣饰已经有西汉的特点,露在衣袖外的确实是人的双手。

    难怪张道琨看了半天,寂灵打量了一下这个石像,再往边上一个看去。边上一个石像不知道长了一个什么鸟头,头顶上还有几根翎羽,身体仍旧是正常的人身。一连看了四五个都是稀奇古怪的样,各种动物头配上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