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高顺掀开帐帘,目光如炬,朝着案牍上的刘辩深深拜道:

    “殿下,您交代给属下的事情,属下都做好了。”

    “只是五百人是不是太少了些?殿下的选拔要求略严格了些,只让武道九品的士卒进入陷阵营。”

    听闻此话,刘辩放下了手中的卷宗,自信的看向高顺,笑道:

    “伯平(高顺),兵在精而不在多,虽然陷阵营现在只有五百兵卒,但是他们却是各个军营中的精锐强者!”

    “一旦让他们组成一军,再用你的《陷阵兵决》训练,想必不出三个月,便能够训练出一支铁血之军!!”

    说到练军,一向沉默寡言的高顺也鲜有的露出一丝自信的微笑,抱拳回道:

    “殿下,若是陷阵营中的兵卒在武道境界上都能达到九品,属下只需一月,便能让他们焕然一新,在战场上无人可敌!”

    “哈哈哈!”

    刘辩笑着从位上走了下来,靠近高顺,拍打着他的肩膀正色道:

    “伯平的练军之才,某自是相信的。”

    “刚好明日便要奔赴冀州战场了,到时候便让陷阵营在战场之上以战学战吧!”

    “诺!”

    高顺意气风发,满眼皆是憧憬。

    对于武将而言,战争是他们封功赐爵的最佳机会,倘若能在战场上立下显赫功勋,将来回京师时便能获得丰厚赏赐。

    ……

    翌日清晨。

    卢植与刘辩还有三万兵马整装待发,齐齐奔赴冀州战场。

    之所以是三万人马,是因为卢植还在洛阳城中的难民之中又招募了一万五千青壮年。

    由于涌入洛阳城及其周边郡县的难民数量极多,估计有一二十万之众。

    这些难民活都快活不下去了,一听到朝廷参军可以管饱饭,全都跑了过来参军。

    卢植再和刘辩进行挑选,选择了这一万五千的青壮年。

    老兵与新兵打散,混搭在一起,由老兵带着新兵,可以更快的让这支军队融为一体。

    卢植与刘辩所统帅的三万大军统称为镇北军,顾名思义,天子刘宏希望他们能够镇定北方冀州一带。

    三万镇北军身上穿着大红色战袍,披着黑色盔甲,手持寒芒凌厉的长矛,腰间佩戴着近战武器环首刀。

    目光凌厉,面容严肃,较为齐整的踏在洛阳城内的地面之上。

    轰!

    轰!

    轰!!

    这声响震天动地,使得洛阳城内的无数百姓从窗户中探出头来想要凑凑热闹,或是看看发生了何事。

    连续几日内,京城中的禁卫军都在各个街道上严密巡逻,查探是否有宵小之辈或是太平道的信徒或者斥候探子。

    使得这些百姓都躲藏在家中,很少出门,除非是必要的,不然绝不出门。

    因为一出门,就能够闻到一股浓郁的血腥味儿,以及一股强烈的煞气,犹如尸山血海一般令人作呕。

    然而今日却是与往日不一样。

    街道上传来的铮铮铠甲声,以及有着排山倒海之势的脚步声,都如同洪钟大鼓般在每一位百姓的心中轰隆作响。

    实际上,自黄巾起义以来,他们便已经发觉到不对劲了。

    洛阳城的难民增多了,街道上冷面无情的禁卫军数量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