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对于蓝田县现在热闹繁荣的景象,心情复杂的绝不止许大夫一个,至少师爷就跟他抱有同样的想法,只是理由大有不同。

    “县令大人,我们县衙操心的事情也太多了,现在还要自己组织商队远行,外地商队更是来者不拒,外地流民依然不断前来,老姑子山都要安置不动啦。”

    “本来咱蓝田县安置流民非常顺利,放到州府甚至是朝廷那儿,皆为大功一件,我们好好劝民耕种,大人年底少不了一个优字的评绩,何必冒着风险呢。”

    县衙之内,师爷忍不住开始对韩东时唠叨起来。

    对于师爷这些不分尊卑的话,韩东时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一副点头受教的模样,似乎颇为赞赏。

    “不愧是当了几十年师爷的人,人精似的人物啊,这等思想觉悟,我还得好好学习。”

    作为摸鱼党的韩东时,随时随地不忘记提高自己,不断学习他人先进的“摸鱼经验”嘛。

    他很理解师爷的想法,而且蓝田县跟他抱同样想法的,绝不止一个两个。

    假如他们只是做到这一步为止,那么蓝田县上下皆有大功,甚至能得到朝廷青眼相看。

    可是,假如疫情真的爆发,传至蓝田县内无法控制,这些功劳会瞬间化为泡影,甚至其他眼红的地方官吏,还会趁机落井下石!

    师爷的话初听起来,确实不太中听,实际上却是完全站在韩东时个人利益上所说的肺腑之言。

    他们打从心里佩服韩东时的手段,甚至崇敬,自然不希望看到韩东时因为某些“意外”栽个跟头,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

    当然了,韩东时并不准备接受师爷等人的好意。

    在不断接收安置外地流民之后,蓝田县其实已经别无选择。

    凭着本来的家底,哪怕有土豆等高产作物,想要安置流民乃至于备齐渡过灾情,直至完全恢复生产,根本撑不住。

    特别是许大夫的提醒之后,蓝田县上下都明白下一步的重点就是防止外地疫病。

    韩东时的法子真的很灵,不但改变了百姓的习惯,还建立起了一整套措施,分批隔离后续前来蓝田县的流民。

    然而,然而除了“免费”的“皮影戏”之外,所有的措施都是需要花银子的。

    韩东时抓住系统奖励与“结识”了卢国公二公子的机会,直接把蓝田美酒推向洛阳长安乃至于冀州,信州等大城销售,甚至还有机会南下开拓襄阳与扬州等地的酒肆。

    至于为军中与朝中官府进行稳定供酒,还需要再等待一定的时间。

    对于小小的蓝田县来说,这可是巨大的商机,甚至已经有些消息灵通,嗅觉灵敏的巨商,主动前来蓝田县,想要抢订蓝田美酒。

    韩东时跟师爷等人粗粗估算过,仅凭着美酒赚来的钱,就足以应对现在蓝田县的各项开支。

    可是,蓝田县与外界的人员往来,也不仅仅是收留的难民,还有自家组织的商队以及外地商人。

    后者既是蓝田县的财神爷,也是更加难以管控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