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说实话,在人迹罕见,甚至可能是人迹从未至过的山林之中穿行,绝对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困难不止来自山地地形,更多的来自地上的植物。杂草与灌木填满了树木之间的缝隙,让他前行的每一步都艰辛无比。就这样,走走停停了了将近2个小时,辛弃疾终于累到有点走不动了。

    他气喘吁吁的坐了下来,用捡来的树枝,随意的拨打着周围的草丛,让里面可能隐藏的危险动物或者昆虫之类的家伙远离自己。拉过自己的背包,掏出保温杯,喝掉里面剩下的最后一点水,辛弃疾长长的嘘了一口气。

    真累啊。

    这2个小时里,他从山脊往下的垂直距离可能都不到1千米,可就这短短的1千米,已经让他精疲力竭,最后一点来自动车饮水器的水已经喝完了,胳膊上裸露出来的部分和脖子上,布满了轻微的伤口——这些是草本植物与灌木的杰作,这些伤口再经过汗水那么一浸,嘶,那滋味,是谁受谁知道啊。

    没办法,为了让自己少受点最,虽然天气很炎热,辛弃疾也不得不把长袖T恤挽起的袖子再放下来,借着休息的机会,观察四周的环境。

    虽然下降的垂直距离可能不到1千米,但这里的植物面貌和刚才所处的山脊已经完全不同:在山脊上,树木粗壮而低矮,像一个个独立的哨兵,没有形成遮蔽阳光的树冠层,杂草与灌木在岩石的缝隙中见缝插针的生长。而现在这里,高达的树木鳞次栉比,仿佛是一只纪律严明的军队,与山脊上的数相比,这里树更加高大,并且一个个都已经开始张开巨大的伞盖,而相应的,在树荫下,灌木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初露峥嵘的藤蔓植物,而草本植物,只能在树木没有遮住阳光的地方苟延残喘。

    这里越来越像是热带雨林地区了。

    辛弃疾皱着眉头想了想,如果这是热带地区,自己这是在哪里?

    休息了大约十几分钟,虽然极不情愿,理智或者说求生的欲望,仍然驱使着辛弃疾踏上继续寻找水源之路,不要以为在热带地区就不需要找水了。

    就这么走走停停,又经过了大约2个小时,在辛弃疾艰难的爬下一个大约3米高的陡坡之后,辛运之神第一次向他展示了微笑:一条小溪。

    这可能是一条因为地下泉水涌出形成的溪流,水量很小,流动缓慢,所以辛弃疾提前没有听到水流的声音。但这已经让辛弃疾大感庆幸,在喝完最后一口水之后,他已经2个小时没有喝水了,如果是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玩着手机的2个小时可能还好,但现在,他是在不知道哪个鬼地方,翻山越岭,时刻提心吊胆,在恐惧之中,翻山越岭的2个小时,这一刻,他看到的不是水,是生命、是奇迹、是活下去的机会。

    在把自己的肚子装满水之后,辛弃疾看了看天色,说实话,做为一个现代人,辛弃疾很无奈,因为他不仅不会辨别东南西北,也不会看太阳来辨别时间,但至少有一点还能做到,太阳的位置还挺高,说明一时半会,还不会日落。所以暂时他不用急着找地方过夜,可以再走一段路,看看能不能找点吃的,或者找到好的过夜的地方。

    至于吃的,在下山的路上,辛弃疾一直在留意有没有水果之类的,但那都是走马观花,因为在没找打水之前,水才是他最急需的。据他所知,人不吃饭,只要有水喝,能活半个月,不喝水,好像只能活3天。现在,水的问题解决了,现在该关心食物和住的地方了。

    一个没有经过野外求生训练,也没有什么特别野外经历,又不是什么动植物学家的死宅,在野外,该怎么找吃的?怎么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呢?

    辛弃疾觉得,自己要像自己的表亲学一下,作为灵长类,猴子能吃的,他一般也可以吃;作为哺乳动物,猪能吃的,他应该也能吃;作为恒温动物,鸟能吃的,他应该也可以。当然了,要活学活用,如果猴子还要吃树叶、猪要吃草、鸟要吃虫子,他还是要考虑一下的,毕竟有人说了“尽信书,不如无书”,又有人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辛弃疾可是好学生。

    好学生在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听自己老爸的话,人民教师这个职业多好,假期多、待遇好、地位高,自己怎么就听不进去呢?所以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都是报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