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休息够了,李承祖他们继续向上爬,狼牙山高有1000多米,这北坡又陡峭路艰涩难走,很多地方还长满荆棘,是由山娃在前面用砍刀开道。

    李忠等人都是强壮的汉子,乔玉和萼儿那也是锻炼了身体强妞,这里体能最差的就是李承祖和小翠,小香这个两个丫鬟。

    但即使如此,李承祖还是做出一个男人面子,走到难处的时候,还要站在路上拉这几个女人一把。实际上他自己已经累的气喘嘘嘘,混身都不得劲。

    行了好几个时辰,一行人终于上得了狼牙山的主峰莲花瓣,站在高处,那徐徐凉风吹拂,顿让人心旷神怡,山下云海翻腾,山上空明气息,有近天之语。

    在狼牙山峰,远望八百里太行,见群山连绵,气势如虎,果然是钟灵顶秀,人杰地灵。李承祖看着山川的雄伟,便怡然自得,对旁边一样心神陶醉的乔玉道:“玉姐姐,你知道这太行山的传说吗?”

    “太行传说。”乔玉笑道:“太行山广博,群山各立,其地各有杰人,据说太行山里有个太子岩,是当年为虢国太子所造,为的是纪念名医扁鹊。据说当年神医扁鹊来到虢国,恰逢虢国太子死了,正要入蠢下赃,扁鹊见了太子尸身,便阻拦将太子下葬,对虢王言,太子还有救,当时太子已经咽气多时,国人俱不信,言扁鹊妖言惑众,扁鹊说若救不活太子甘愿领罪,虢王从其言,扁鹊施展医术居然真的将已死多时的太子医活,一时闻名太下,虢人更是为了纪念扁鹊和太子,在太行山立了太子言。”她生动说着这个典故,淡雅的容貌神情自如,带着一股书卷的秀气,让人眉目一亮。

    李承祖自然也听过这个传说,他笑着摇摇头说道:“玉姐姐,这个典故固然是精辟动人,但却不是我想说的,我说的是这太行山来历的传说。”

    “你是说?”

    “传说,当年太行和王屋并不在此。”

    “哦”乔玉经他一点播,大悟道:“守常,你是说语自《列子?汤问》愚公移山吧。”

    李承祖笑点头道:“正是,汤问里言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他振了振衣袖,立在峰顶,面向千丈峰仞大声念着这列子之文,袍绣飘飘,声清朗如金玉相击。

    乔玉听后也感叹:“人力不竭能移山填海,上动于天,而下造福于民,这愚公实乃智者也。”

    她的感叹如很多闻听愚公移山的人一样,最后的感觉都是赞扬愚公。实际上列子的含义也是赞扬愚公,其后才会有天帝为之动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这也是古人劝人坚忍不拔,做事不放弃的一个典故。但是李承祖是个现代人,现代人都喜欢从反面思考,因此他又笑解道:“列子所说有深理,但文中愚公其神可悯,其行却不可学。”